坚守

疫情不退、防线不退。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孝南区车站街道,有这样一群“战士”,715天始终坚守“疫”线,用责任和担当撑起疫情“防火墙”,全力守好孝感城区“北大门”,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最美逆行。

用坚守诠释奉献——火线出征、山河有我

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荆楚大地骤然打响。1月22日,车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组建火车站出口疫情防控卡点,街道、社区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迅速完成集结,扛起如山使命,担起防疫重任,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值守中,按要求做好来孝返孝人员信息登记报送和排查转运管控工作。2022年元旦,卡点值守人员张震一大早就来到卡口与同志交班,“怕肯定会怕,但我是军人,退伍不褪色,必须冲锋在前,而且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说完就投入到新的一天战斗中。

最初,火车站的进孝通道并未关闭,途径孝感站的列车最高峰时一天有34列,平均每小时两列,火车站疫情防控卡点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守,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和站点广播的提示声,就是他们的冲锋号,罗兵对于孝感火车站的列车时刻表早已烂熟于心,“0:05、2:23、2:30、4:56、6:15……”这些时刻几乎成了他的生物钟和条件反射。他们战胜恐惧、不畏艰险,有条不紊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请大家戴好口罩,出示身份证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工作”“请大家保持秩序,一个一个来”洪亮的声音一遍遍响彻在火车站卡口,无关日夜、穿透风雨,述说着守护,为孝感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作出了应有贡献。

用坚守彰显责任——细致入微、严防死守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一线工作人员增加到13人,人员的增加并未降低工作强度,反而随着客流量增多开始加大。说起有什么难题,他们丝毫未提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而是说到了工作上的困难。旅客的规范化出站涉及诸多程序和步骤,从工作人员提醒旅客保持一米距离、扫码测温开始,疫情防控流程便开始了。在王华路手机里,有一张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图,除了无异常放行之外,还细致的分了6大类30个步骤,分别是未扫码、体温异常、红黄码、中高风险区、入境、未接种疫苗等情况的处置流程,而对于火车站来说,排查登记则是重中之重。

出站口的工作桌上,摆着厚厚的“四本台账”,他们要通过询问或者对照身份信息挨个填写,两三个登记人员往往面对着六七十人的排队等候压力,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他们要耐心解释劝说,胡绍群表示“当然会有很多旅客情绪烦躁,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希望大家明白,繁琐不是为难,防疫一线不能有丝毫大意,必须较真和细致,否则疫情防控常态化就失去了意义”。

为做到“一人不漏”和“快速通行”,工作人员时刻紧绷防控之弦,压紧防控之责,落实防控之策,织密防控之网,认真做好各自工作。登记到重点地区重点人员后,他们迅速在流调工作群中发布信息,点对点联系当地社区来专人接送转运。直到出站通道再次恢复平静,他们才能松口气,做好迎接下一趟车的准备。700多天,他们与疫情作战,即便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即便狂风阵阵、暴雪袭来,他们也是不畏艰险,勇毅前行。这是因为,他们肩头有使命,心中有责任,脚下有目标。他们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尽心尽责,堵住了可能导致疫情输入的窟窿和漏洞,确保了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用坚守践行初心——久久为功、岁月长安

2021年以来,各地疫情多点散发,给火车站的防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更好落实管控措施,出站通道外移到火车站大厅外,搭建遮阳棚设置两条单向通道,由于是室外环境,夏季被太阳直射,温度高达40多度,工作人员常常汗流浃背,到了冬天更是寒风阵阵。

据火车站出站口卡点联络员范小奇介绍,工作强度最高的时候是2021年10月中下旬,那时中高风险地区增加到20多个省,40多个地级市。在出站通道的中高风险地区牌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地名,客流不停,常常上是前一列车旅客还没有全部出站,后一列列车就已经达到。

“我们辛苦点没什么,这里是孝感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只要大家没事,我们的辛苦就值得,只要大家需要,我就会坚守到底。”代希龙笑着说道。

车站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其欢说,随着工作的深入,车站街道按照上级防疫要求,结合火车站防疫特点,也摸索出了火车站出站口疫情防控行之有效的经验办法,重点旅客与其他旅客分区域通行,一车次旅客平均不到十分钟就能完成登记扫码、实现快速通行,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多次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认可。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孝感火车站累计客流量近50万人次,登记重点旅客信息近6000名,最多一天输送转运重点旅客236人,无一人遗漏,守住了外防输入、本土“零”新增底线。

春运即将来临,他们的身影更加忙碌,但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坚守筑起的防疫长城,疫情终将散去,春暖必定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