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身份证就能领到敬老‘红包’,方便得很,今年是我第四次领了,真好。”农一村村委会门前人头攒动,尽管室外寒风凛冽,但对于肖港镇农一村的老人们来说,“农一村老好人”现场派送“红包”的热闹场景仍旧温暖人心。
老人们心中的“老好人”名叫舒新国。“树高千丈不忘根,人若辉煌不忘本。”在外打拼了半辈子,舒新国一直关心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修路建园、扶危济困、慰问老人……从2018年开始,舒新国在每年冬天都会回到家乡,为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敬老红包,4年以来,累计发放红包一千余份,合计金额达到150余万元。“我是农一村的水土养大的,现在我有能力了,也想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961年,舒新国出生在孝南区肖港镇农一村,家中有兄弟3人,90年代,他从农村来到城市开始创业,凭借着勤劳肯干和抓住胶带生意商机,舒新国积累了“第一桶金”,1993年,舒新国创办孝感市中南橡胶厂,开始踏入胶带制造行业,1998年,成立了孝感市首家私营企业集团——孝感舒氏集团。如今的舒新国,在孝感当地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带领舒氏集团由一家小作坊式工厂发展为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为中国绝缘胶带行业制定了国家标准。2004年,舒新国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舒氏”、“九头鸟”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我从小在农一村长大,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不能忘本。”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小有成就的企业家,舒新国对自己现有生活很满意,他也希望能够让农一村村民生活都幸福起来。今年11月,听闻村民舒华林不幸罹患癌症,舒新国马上筹集善款2万元,驱车送到舒华林家中。
要致富先修路。舒新国心系家乡建设,每当村里建设遇到困难,他总是尽心尽力。2020年,听闻农一村村民因道路狭窄,出行不便,舒新国捐资380万元,用于扩宽2.3公里的村级道路,铺设改善污水管网并安装路灯100余盏。多年来,在农一村环境治理、公园建设、村委会改扩建、疫情防控等村级重大事项中他都积极捐款捐物,捐赠物资达500余万元。
“我一步步走到今天,不仅多亏了身边人对我的帮助,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在舒新国看来,正是由于时代的东风和农一村村民对他幼时的无私帮扶才有了现在的成绩。舒新国表示,接下来他将继续心系家乡、反哺家乡,为家乡的共同富裕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