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一图速览2021年孝南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全力抓牢执法办案,坚定捍卫公平正义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保平安

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280件331人

其中,审结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犯罪案件546件672人。

审结盗窃、诈骗等犯罪案件538件839人。

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75件337人。

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电信诈骗案件118件326人。

审结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55件76人。

稳妥审理民商案件解纠纷

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2967件

其中,审结医疗、养老、劳动争议、侵权责任等民生案件1169件。

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8875件。

审结民间借贷等案件4503件。

审理婚姻家事纠纷案件3347件。

调解结案6372件,裁定撤诉案件5219件,调撤率达50.5%。

精细推进行政审判促法治

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95件

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51件

其中,驳回起诉、诉讼请求127件,判决撤销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33件,133件行政案件经调解后撤诉。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成为常态,发声率上升到100%。

勠力攻坚执行难题护权益

办结执行案件14614件

兑现执行案款11.3亿余元

其中,强力实施失信惩戒,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7099人次,限制乘坐飞机、高铁12716人次。

网上拍卖2386次,处置房屋、车辆等财产1088件。

协助办理外地法院委托执行事项3962件次。

2021年开展涉民生、涉市场主体、涉金融债权等专项执行行动7次,执行到位5300余万元。

全心服务中心大局,护航孝南跨越发展

全员参与战疫战洪战贫

全院158名干警参与基层社区疫情防控,为防疫工作贡献法院力量。

抽调干警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派驻干警轮流开展巡堤查险值守工作。

118名干警包保10个村224户贫困户,每月上门走访和帮扶,工作队常年驻村工作,2020年完成502人脱贫及两个帮扶村出列任务。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 坚持走访服务企业

   法官送法进企业

● 开辟“绿色通道”

   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

● 对涉营商环境案件实行

   全流程监管严格落实经

   济影响评估制度

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役

三年来,共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46件180人。

在打黑财中,追缴、没收违法所得8400余万元,“黑财”执行到位率91.95%。

在破伞网中,移送各类线索19件34人,发送司法建议书20份,全力配合各级纪检监察调查。

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

聚焦平安法治建设,高度重视“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每年坚持开展司法服务“五进”、平安建设宣讲宣传、综合治理服务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法治意识。

扎实开展社区“双报到”,11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并主动认领任务。

抓紧抓实各个重大敏感时期信访维稳工作,坚决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杜绝信访办理“空转”,信访总量、重复访、越级访逐年下降。

全情倾注司法为民,回应群众多元需求

群众维权渠道更加畅通

坚持登记立案不拖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实现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当场立案率保持100%。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保护力度,开设涉军、涉农、涉弱势群体诉讼“绿色通道”优先办,依法落实诉讼费用减缓免政策,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传递司法温度。

推动诉讼事项远程办,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家门口起诉”新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异地诉讼难问题,立案实现“零距离”“不打烊”“指尖办”。

诉讼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将“智慧法院”建设同诉讼服务工作紧密融合,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

推广“湖北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运用,与法院调解、对外委托、诉讼缴费等系统平台互联互通,通过一个公共服务入口,可为当事人提供立案、查询、缴费等29项在线诉讼服务,诉讼事项办理实现“一网通办”。

推广“人民法院送达平台” 应用,当事人通过12368热线推发短信提醒,在手机上即可查阅诉讼文书,以“看得见”的高效破解“送不到”的难题。

诉源治理探索基层样本

2021年,把“无讼”村、社区创建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一站式多元解纷等工作紧密结合,将基层法庭职能作用融入地方诉源治理机制建设中,强化法庭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努力形成以村、乡镇为中心,全域覆盖的基层解纷网络,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解决纠纷,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司法公开进入全新境界

五年来,在网上公布裁判文书34016份,互联网直播庭审4482次,审判执行流程信息有效公开率保持95%以上,裁判文书上网率、庭审直播数、审判流程信息有效公开率等司法公开数据稳居全市第一。实时公开法院工作动态,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动态信息1353期,司法透明度进一步增加。

全局谋划推进改革,提升司法审判效能

审判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2020年以来,纳入“四类案件”监管560件,召开审判委员会108次,准确把关疑难复杂案件733件。

诉讼制度改革争创品牌

入驻政法系统一体化办案中心,适用刑事速裁程序“一站式”办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7个工作日,多数案件能够当天立案当天结案。

繁简分流改革形成经验

院机关18个内设机构合并减少为10个, 设立9个专业审判团队,对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和团队化管理,实现“人员配置最优化、内部管理扁平化、审判业务专业化”改革目标。

多元解纷取得深度效果

成立“1+6”诉调对接多元化调解中心,设置诉前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六个调解工作室,联合司法局等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等机构会签文件,联系街道村组、人民调解组织等进驻调解中心,对接非诉案件调解工作,平均每年导入诉前联调案件1700余件,能够成功调解800余件,及时提供各类纠纷法律咨询千余人次。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锻造法院铁军队伍

举旗定向,旗帜鲜明讲政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法院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扎实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以“严”的基调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

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十项承诺”,开展“六大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办理实事164件。

固本强基,抓实抓细强党建

院党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8次,院领导讲党课41次,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8次,营造班子良好氛围。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9年完成机关党委的选举成立工作,5个机关党支部、1个老干支部、6个法庭支部完成改选。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院党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7次,针对重大敏感案件,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确保无负面舆情发生。

正风肃纪,廉政建设严要求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抓牢“四风”整治,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 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2021年针对区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和市中院司法巡查反馈的意见,对标对表逐项销号整改。

严格办案纪律,全面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每月定期督办填报工作,对案件办理中的各种干预过问,以及说情打招呼情况予以“全程留痕”和上报。

严管队伍,教育整顿转作风

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紧扣“三个环节”“四项任务”,制定文件方案24个,开展“四项教育”专题学习活动17次。

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自查问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干警31人次。

排查梳理整治顽瘴痼疾问题48个,顽瘴痼疾整治完成率达100%。

切实发挥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的威力,制定出台制度机制20项,建章立制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