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风雨兼程百年路,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迫切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中赓续百年红色基因,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以昂扬姿态开启孝南“建成新节点、挺进一梯队”新征程,在接力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唱响青春之歌。
学党史、强信念,用青春唱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仰之歌。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921年,一艘“小小红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中启航,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百年峥嵘岁月,爱国之心穿越百年丝毫不移,报国之志历经磨砺片刻不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需要我们从党史中寻找精神密码。夏书记的专题讲话科学分析了我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精心擘画了孝南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有力武器。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孝南工作十则”,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的扛起“勇当主城崛起主力军、争做孝汉同城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学党史、提本事,用青春唱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之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波澜壮阔的风雨征程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一次次绝境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学习了夏书记和张区长的讲话,我感叹于领导们谋事创业的高屋建瓴、为民实干的殚精竭虑,惭愧于自己的视野局限和站位差距,同时也思考着作为一颗小小螺丝钉的我“能做什么”。比如,2312333人社咨询热线的设立,从一开始群众多跑路、多次致电多个部门,到现在“专人接听、闭环处理、台账登记、回访监督”不用到处跑、一个电话就能答疑解惑,这是我们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便民措施的一个缩影。帮助来电或来访群众解答问题、解决难题,得到他们的肯定,便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而这种来自社会和自我的双重肯定,就是我们在最基础的岗位上饱有热情不断前进的动力。
学党史、践担当,用青春唱响“泥犁拔舌自担当”的实干之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到“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进京赶考”,无不折射出共产党人的奋勇拼搏。从寒冬到金秋,从武汉到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是历史大考,也是每个人的战斗。在“隔一座城、护一国人”的壮举中,无论“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的色彩汇流,还是“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铿锵誓言,无不展示出共产党人的实干担当。对国家来说,经历了抗击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大战,还会有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对湖北、对孝南而言,无论是“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毫不放松抓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是迎难而上抓好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实干担当。
学党史、守初心,用青春唱响“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之歌。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界。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入党为什么、为民干什么。从60年深藏功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到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的扫雷英雄杜富国,从正确处置极端险情确保全机人员生命安全的英雄机长刘传健,到80岁披甲上阵逆行出征的生命卫士钟南山,到白衣为甲誓要跑赢时间的“渐冻”铁人张定宇,时代从来都不缺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奉献。恰逢盛世的我们更要珍惜平台,珍惜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在能干事、敢担当的同时,讲规矩、守底线。面对“快节奏的工作”“有限的上升空间”“繁忙琐碎的生活”等各种压力,要牢固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服务宗旨,踏踏实实谋发展,立足岗位为人民。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职业起步于重要历史交汇期,事业发展于复兴伟业关键期的青年党员,我们虽然只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但是身逢盛世无比幸运,我们应以政治能力求立身,以学习能力求发展,以专业能力求创业,以自律能力求奋进,一定能够在小岗位上有大作为,用“青春之歌”实现“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