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6点10分,肖港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大厅内,免疫接种负责人刘琼林还在忙碌着。
刘琼林是卫生院临时组建的新冠疫苗巡回接种队成员,刚刚从全镇养老院带回的医疗废物中,有19个疫苗外包装盒要扫描追溯码后,新冠疫苗才能出库,空盒才能废物回收。一般情况下,疫苗接种程序是先上药后出库再接种,巡回接种队又为何要逆向而行?
“养老院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大多行动不便,甚至卧床。我们没有移动pda,为了不耽误他们的接种,只能在保证绝对无误与安全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带队的业务副院长罗志鹏如是说。
上午8点29分,怀抱冷链箱的注射室护士长赵蕾率先登上负压救护车,她们一行5人要去的第一站是肖港福利院,那里有22位待种老人等着她们。
布置场地、禁忌症筛查、核对信息、吸药、注射,内科主任杨帆、刘琼林、护理部主任杨蓓、赵蕾各司其职地忙碌着……
拥有一大片果园的恒意养老院,环境幽静、宜人,是接种队巡回第二站。在果园中的林荫道上,大家搭建好临时接种台。有几位老人被陆续地送了过来,有搀扶着的,更有坐轮椅的。
“杨医生,你看,这位奶奶好像在内科住过院?”杨蓓一眼就认出了坐在轮椅上的徐水梅老人。
老人告诉杨帆,自己刚在卫生室输完液。杨帆决定先为老人听诊心肺情况。听诊完毕,杨帆告诉养老院院长,老人有房颤情况,需暂缓接种新冠疫苗,细心的杨帆还叮嘱院长须勤观察老人病情进展,必要时可送老人到卫生院住院治疗。
因为多数老年人卧床、行动不便,在为几位尚能下活动的老人接种完疫苗后,大家议定临时接种台跟人“走”,将接种操作送到每一位老人床前。
说干就干。大家抬的抬桌子,提的提冷链箱,背的背急救箱,携的携血压计、听诊器,一群“大白”穿梭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
虽说早已入秋,气温也不到30℃,可专司接种的杨蓓,她蓝色的隔离衣里还是有了明显的水渍。水渍汇成不规则的团状,使得蓝色隔离衣深一块浅一块的,隐约可见一块块的水晕随着手臂伸缩而拉长又聚拢。杨蓓笑说,她们早已习惯了汗液那粘粘的感觉,只有在褪去“装甲”时才顿感透心的凉爽与舒服。
经过4个多小时的辗转巡回,接种队顺利为四所养老院共计82位老年人完成新冠疫苗第二剂的接种工作。
据刘琼林介绍,为避免漏种或重复接种,她从民政部门拿到养老院所有在院老人(包括工作人员)名单,再由她在免疫接种系统中检索出已接种第1针、满21天的人员名单。这种身份识别方法尽管原始、工作量大,但准确度高,可最大限度消除隐患,保障核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