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信息登记,耐心细致;关爱老人,如同亲人……在人民健康路上,发光发热,照暖人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共产党员!
黄俊超(左)和李彬滢(右)的合影
“铁人”黄俊超:“群众的理解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2020年6月17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的隔离医学观察点开始运行,这里主要收治境外输入和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该院入党积极分子、80后护士黄俊超从预检分诊、新冠疫情救治、缓冲病房护理,转战到这里,开启了她“新”的工作。
每天早上,黄俊超会提前20分钟上班,穿戴好笨重、不透气的防护用品后,立即把早餐放在每个房间门口的小桌子上,提醒入住人员用餐。紧接着,为隔离人员打包处理生活垃圾、消毒消杀、测量体温、健康宣教,及时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并仔细记录。
“护士,我的生活用品没带够,帮我买一些吧!”“护士,我不爱吃鱼,能不能给我换成别的饭菜?”“护士,我在微信群里问的问题,你们怎么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面对各种要求,甚至有些无理的要求,只要她能做到的,她都不辞辛苦,尽量满足。即使这样,隔离人员还是经常抱怨。
天气闷热,穿上防护用品犹如“蒸桑拿”般,处理完污染区的事情,回到清洁区,再从清洁区到污染区,她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遇到隔离人员不舒服,她又马上请医生会诊,自己垫钱买药,送到患者病房。
回到清洁区后,她开始反复核对记录事项,看有哪些没做的,哪些可以提前做好的,直到把手机记事本里记录一一清空,她才能安心离开,这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
黄俊超每天这样不停运转,从不叫苦叫累,在年轻护士李彬滢眼里,她是个女汉子,有着超强的责任心和意志力,犹如“铁人”一般,是她学习的榜样。
7月的一天,穿着防护服的黄俊超和李彬滢正清理刚解除隔离人员的房间时,就接到通知:有9位隔离人员马上要住进来。看着眼前的一堆堆垃圾,还要清理、打扫、严格消杀、铺床,“能否快速完成,让隔离人员尽快入住?”黄俊超压力油然而生,简单交流后,她俩快速麻利地干起来。烈日炎炎,隔离人员陆续到达,长时间的等待让隔离人员十分焦躁。此刻,她俩包裹在湿热的汗水里,已经精疲力尽,李彬滢突然蹲在地上,急得哭了出来。黄俊超来不急多想,安慰李彬滢稍作休息后,又马不停蹄地大干起来。“我告诉自己,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隔离人员的安全入住,没办法,只有咬牙继续干。”黄俊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俩居然干完了!”而这样的紧急情况,经常发生。
7月20日,三位来孝办案的新疆警官解除隔离时,给她们留下了一封信,信里说:感谢医务人员这些天来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你们的认真负责和人文关怀将永远铭记在心。“铁人”黄俊超第一次在隔离观察点湿了眼眶,她激动地说:“群众的理解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2020年8月份,隔离人员猛增,做完隔离观察点的工作后,她又开始清理新的别墅楼,可房间还是供不应求。新接到通知,36个新疆返孝人员将在医院隔离,医院协商后增设孝感动天文化中心为隔离观察点,一个医生、两个护士两边跑,忙前忙后。8月中下旬,她开始筹备东城院区发热门诊的建设工作。10月中旬她又筹备隔离病区的改造工作。12月份,她患上了前庭神经元炎,住院20余天,病还没好全,又投入到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停止向党组织靠拢的步伐,手写多封入党申请书,2021年5月21日,经党组织批准,黄俊超成为一名发展对象。
截止2021年6月10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医学留观人员共计375人,东城院区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共计2138人。
“奶妈”白雪:“不要急,我马上就给您弄好。”
扫预约码、看电脑屏幕、敲键盘、点击鼠标,一位患者的信息登记完成。这是信息登记员白雪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的事情,她每天要重复几百遍。
1991年出生的白雪,党龄已有7年,自医院2021年1月15日成立疫苗接种门诊,就从住院部收费室调到疫苗接种门诊,一直做着信息登记的工作。
刚调到疫苗接种门诊时,她还处在哺乳期,刚出生的孩子只有3个月大。“为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我只有舍小家,为大家。”白雪说。
在信息登记台岗位上,白雪时常会碰到60岁以上的老人来登记,有的老人没带手机,有的老人有手机却不会打字,白雪秉持着“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精神,不怕麻烦,为老人手录信息,帮老人把信息登记成功。还有的老人老花眼,视力模糊,看不清《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上的字,她就大声念给老人听,直到老人确认没有相应的禁忌症为止。在登记过程中,白雪还偶遇过台湾夫妻、韩国老公、越南老婆来登记,听说他们是社区安排过来的,白雪就特地向疫苗接种门诊负责人申请,为他们免费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一天下来,她的嗓子沙哑了,为日后能更好地为群众做好服务,她就自己花钱买了扩音器。
前不久,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打疫苗,为了不影响学习,学生们晚上6点半集中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疫苗接种门诊,白雪连续一周工作到晚上11点多,圆满完成学生疫苗接种工作。
近段时间群众接种疫苗积极性高,接种人群排队的时间会比较长,在登记台录入信息时如果电脑反应比较慢,单子一时没有出来,有的人就会特别不耐烦。这时,白雪都会耐心解释:“不要急,我马上就给您弄好。”
信息登记完后,她还帮同事进行疫苗冷链信息登记、外省登记。截止6月9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疫苗接种门诊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第一针剂78790人,第二针剂30428人。
“接种门诊是服务群众的窗口,做好信息登记工作,看似是小事,其实也是‘为民服务’的大事。”白雪说。
刘惠林扶老人坐好
“亲人”刘惠林:“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70后党员刘惠林,党龄有10年,是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爱心护理院、老年病科的护士长。在老人们的心里,刘惠林像他们的亲人一样亲。
爱心护理院的老人生活大多能自理,护士会每天对他们的状态进行观察并给药。除了专业照顾外,能自理的老人最注重的是精神慰藉。
80岁的熊奶奶耳朵不好,但是她的眼神特别好,刘惠林每次查房时,说话就凑到熊奶奶耳根前;快要下雨了,会提醒奶奶进屋休息;碰到奶奶站起来不方便时,她便在身旁扶一把;临走会给熊奶奶一个亲热的拥抱,这份温情,熊奶奶感受在心,老人花心思亲手制作了手工花,等再碰到刘惠林时,老人从身后抱住了她,变戏法一样送给她两盆手工花,并高兴地说:“这里就是我人生的最后一个家。”
业余时间,爱心护理院会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歌舞、书画、手工、棋牌等文化娱乐活动和康乐活动,培养老年人兴趣爱好,让老人老有所乐。
老年病科的老人大多患有内科疾病,因为刘惠林之前是神经内科的护士长,她做事时处处为病人考虑,时时关心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被调到爱心护理院后,很多以前神经内科的病人也找到她,58岁的李阿姨说:“如果内科病这里可以治,我想到您这边来。跟着您,我心里踏实。”于是,十几个病人来到老年病科治病。
在这里,老人们享受“医养结合”,大大解决了家人没有时间带去医院看病的烦恼,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达95%,并且老人到了生命末期还可以去安宁疗护中心,让老人们享受到全周期的服务。
“为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面对老人们信任的眼神、感激的话语,刘惠林如是说。
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救死扶伤、健康守护……这是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员群体的缩影,他们以实际行动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以医者仁心的情怀温暖着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