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英烈之张义吾 (1909-1987)

张义吾,原名张孝泰,孝南区杨店镇人,中共战略情报工作者,曾任天津市第六届政协常委。

张义吾出生于1909年1月25日,父亲张绍良,母亲陈氏,兄弟姐妹6人,排行最小。1924年,张义吾就读于武昌国立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了董必武在武汉办的学习班学习,追求进步,寻求真理,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伐军到达武汉后,张义吾与黄火青一起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转到改编的中央独立师所属补充第二营工作。

1927年,张义吾由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特别军事政治训练班学习,任中国连党支部书记,后又转入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1930年,受苏联和共产国际派遣从莫斯科到新疆开展活动,是苏联和共产国际较早派往新疆的中共地下党员之一,曾任新疆盛世才政权公安局长。1934年与陈英(曾用名陈玉霜)在新疆迪化结婚。1938年—1947年,在蒙古乌兰巴托开展工作,张义吾的家是接待和保护我党领导干部的一个特密级接待站,同时他积极为晋察冀边区筹办军用物资,支持国内的抗日战争。1947年—1952年在大连任大连军管会主席。1952年—1962年在苏联工作。张义吾在党中央派往苏联学习和工作期间,多次受到苏联的表彰,荣获各种勋章、奖章数十枚。

1962年,张义吾奉令回国,在天津工作和生活。“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义吾受到冲击,被诬陷为苏联特务,蒙受不白之冤,被关押监狱7年之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义吾的错案得到落实平反。1987年1月29日在天津病逝,享年78岁。

张义吾同志长期从事隐蔽斗争,是革命的无名英雄。他在特殊的条件下,以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积极工作,为保护和发展革命力量,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持党性、服从组织、顾全大局、意志坚强、严守机密的高尚品质,忠于职守、勤于思考、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革命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资料来源:

1.张义吾的女儿及外孙李滨提供的基本情况。

2.黄火青写给张义吾、陈英的亲笔信,1982年1月25日。

3.《天津日报》,1987年2月25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