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英烈之涂光绪 (1901-1934)

 

涂光绪,又名禧山,禧子,因排行老二,乡里人们称他“二先生”。1901年出生于孝感县朋兴区涂河乡八份湾一个殷实农家。其父涂桂田,种田为本,家业兴旺,不仅购置良田,而且大造屋舍。他为了使儿子成为理想的家业继承人,对光绪训育甚严。

涂光绪7岁入涂日亭私塾读书,后转读于涂述安秀才的私塾。在涂日亭先生私塾读书之时,先生对他影响很大。涂日亭先生是一个颇有新见解、不满旧社会,而又向往新思潮的人。他常向涂光绪讲述一些帝王将相、 达官显贵怎样利用权势鱼肉百姓,为非作歹的事,还讲述太平天国、康梁变法等历史故事。

10余年的“长学”,虽然铸就了涂光绪沉默寡语、稳成持重的性情。同时,广泛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的灌输,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军阀统治下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这个沉默的“少爷”,开始力所能及地为乡邻穷户排忧解难,分担痛苦,人也变得极为豪爽。当时,在涂家河一带的贫苦农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愁有难,就去找二先生。”涂光绪的确如此,有一年,本湾涂达伯的父亲身亡,一家母子4人围在死者身旁痛哭,无钱安葬。涂光绪见此情形,急忙帮忙办理后事,并妥善安排涂达伯母子4人的日后生活。

涂光绪仗义疏财,乐于助人,深得当地贫苦农民的信任;同时也引来了地主豪绅们的非难和指责,父亲骂他是败家子。可是,他不以为然,更有甚者,当孤鳏老人涂焕田逝世时,他一手为其操办丧事后,还按当地习俗自愿为其“揣灵”,父亲大发脾气,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毫不隐讳地答道:“我愿做穷人的儿子 。”

沉闷的家庭气氛,闭塞的家乡环境,使涂光绪感到厌倦和烦闷,他希望离开涂家河,到广阔的天地去寻求真理。

1925年秋,涂光绪毅然来到武汉,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晴川中学学习。当时的晴川中学,是先进青年荟萃之地,是新思想、新文化传播之处。在我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校内学生运动异常活跃。涂光绪在新的环境中,刻苦学习新文化,手捧《新青年》《星期评论》《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有时竟通宵达旦,广泛接触进步青年,同他们谈理想,寻求真理,针砭时弊每至夜阑人静。激热的文字,诚挚的言谈,使他成了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他经常和同学们走出校门,深入工厂、商店,同工人、店员一道举行了一次次的罢工、罢店游行。实际斗争锻炼,开阔了他的眼界,心里也豁然开朗了,终于悟出了穷人受穷是罪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道理。为推翻旧世界,他积极参加了我党外围组织的活动。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1926年,涂光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北伐军进抵武汉。为壮大革命力量,发展武汉外围的农村革命势力,推动国民革命向纵深发展,湖北省党组织决定派各县在武汉就读的进步青年学生和共产党员返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10月,涂光绪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派遣宁自清回花园组织劳动童子团。1927年2月,他听从党的安排,亲赴孝感花园,指导孝四区(花园区)党部工作,并着手组建童子团。他与孝感县部常委乐继韶、四区党部负责人丁家保共商成立劳动童子团事宜,召开3次会议,经过反复商讨,制定了童子团的章程和发展计划,并专题讨论了团结工农子弟、向不平等条约作斗争等问题。在涂光绪的亲自指挥下,经过宁自清等人具体组织、相互串连,3月底,由30余名儿童组成的孝感县第四区劳动童子团终于成立了。宁自清为团长兼书记,丁传铭为团副,丁家严为教练,丁家义为纠察队长。花园劳动童子团的成立,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随后,花园附近各乡及杨家河、白沙铺、晏家河等很多地方均相继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分部。

涂光绪除努力抓好花园区党部的工作,领导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作坚决斗争外,他还非常重视花园劳动童子团的成长。为了使童子团更好的发挥革命作用,他不仅经常听取童子团负责人的汇报,及时作出指示,而且时常亲临驻地进行引导,帮助童子团员学政治、学文化,指导他们查奸商、制仇货,禁烟禁赌、破除迷信,维持社会治安,同时还具体指挥他们同土豪劣绅作斗争。

1927年4月,在涂光绪率领下,花园劳动童子团配合县农民自卫军,首战花园团防局,活捉伪团董丁南田及帮凶丁润斋,缴步枪46支,手枪4支,花机关枪两挺。不久,配合国民革命军驻花园的一个连再战花西义子城,缴获步枪8支,枪毙土劣李少渠。随后,又配合驻军和县农民自卫军攻打周巷汤家山,智擒孝感县著名土劣汤子吉。童子团三战三捷,威名远扬,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团员最后发展达100余人。涂光绪就是这样,把童子团放在斗争的第一线,使团员们经风雨,见世面,从而成为智勇双全的小英雄,为后来的农村革命运动培养了一批基层骨干。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大革命终告失败。在血雨腥风之中,涂光绪为保存革命力量,只得带着140余人,步枪五六十支,机关枪两挺,忍痛离开花园,进入大小悟山,坚持游击战争。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大部队“清剿”,队伍大部打散,最后只有10余人枪,秘密转战于大小悟山中。

党的“八七”会议以后,省农协特派员、共产党员吴光谟受省委委派来到孝感北部,调查京汉路区情形,指导该区工作。并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准备发动孝感北部的农村暴动。涂光绪立即同他取得联系,请示工作。8月13日,涂光绪返回花园近郊,参加吴光谟主持的孝感负责同志会议。会议通过了指定一二同志急将能受指挥之枪支集中入山,发展红学组织并改组为军事组织等5项决议,并决定在花园组织一个革命委员会。会后,涂光绪将队伍交组织收编后,立即赶回花园,着手革命委员会的筹备组建工作。但由于土劣和国民党驻军的联合搜捕,捕去委员5人,打死委员4人,加上吴光谟带队持枪行动走火,惊动土劣,国民党反动派即率军抄家9起,捕去3人,打死1人,计划遂告流产。一时,花园地区反动势力极为猖獗,革命活动难于开展。于是,受组织委派,涂光绪于10月秘密回到家乡涂家河八份湾,在涂家河集上以开猪行作掩护,开展组建革命武装的工作。

涂光绪回到家乡,同范立夫等同志一起,深入发动铁路沿线工人和农民群众,首先以孝感车站范立夫家为中心联络点,从事舆论宣传和武器筹备工作。经过一段时期的活动,他们在武汉通过我党地下组织购置了一部分枪交弹药,便转移到涂家河,开始了秘密的武装斗争。

涂家河紧靠京汉铁路,离孝感城关也只有五六公里,敌人可能随时出动军队“清剿”。鉴此,为把涂家河组建成一个可靠的游击据点,涂光绪和大家开会进行了认真商讨,决定以涂家河为中心,发动群众,广设联络站,指派专人负责联络站的工作,增派交通员,同时把涂家河的斗争与大小悟山、云梦、应山、安陆等地的革命联系起来,使涂家河成为我党在敌人鼻子下的据点。会后,大家积极行动,很快组建了一支10余人枪的游击队,同时,他们充分发动儿童、瞎子、教书先生的优势,组成情报网,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一天,由于本地反动地主告密,国民党伪清乡团队长陈益清率队前来“清剿”。涂光绪、范立夫等人正在王新亭家中开会,得到老先生涂日亭派人送来的情报,立即集合游击队,撤离涂家河,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游击队回来后,涂光绪和大家分析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决定严惩敌人,打击反革命的嚣张气焰。1928年5月,涂光绪乘月黑夜静之时,率领游击队,突袭朋兴芦家港、晏家大砦,处决为非作歹的土劣芦树生,晏寿彩和流氓郑痞子等。一时,土豪劣绅惊恐万状,纷纷组织反动红学,借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家产。

反动红学的组建,给游击队行动带来了严重阻碍。涂光绪等正在筹划如何扫除阻碍之时,京汉南段特委委员颜光弟来到徐家河,战友重逢,分外亲切,大家聚集一起,召开会议,颜光弟传达了特委的指示后,谈了自己来此地的目的,就是壮大游击武装,统编孝感地方武装。涂光绪向他汇报了这里的工作进展,并一起商讨了下一步的活动。按照会议决定,同志们积极行动。6月,麦子熟了,涂光绪等人带着群众,一夜将涂家河几家著名土劣成熟的麦子几乎割光。不等天亮,又乘敌张团董不备,出其不意,攻下涂家河镇团防分局,缴枪12支。随后,农民群众2000余人涌向土劣粮仓,将粮食一分而光。群众看到了自己联合起来的巨大威力,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青壮年纷纷要求参加游击队,以保卫刚刚夺得的果实。尔后,他们攻打北堡庙红学、肖家庙白学,解散潘张红学,继而打土豪、战民团,筹粮夺枪,游击队武装迅速壮大,革命烈火越烧越旺。

涂家河的革命行动,震慑了四邻土劣,他们四处求援,请求国民党出兵进剿涂家河。国民党清乡团队长陈益清便再度带百余人枪前来涂家河,妄图消灭游击队。涂光绪等人当即立断,带领游击队,前往大小悟山,转战于崇山峻岭之中。

1930年3月,徐海东率红军第五教导队进抵孝感,孝感形势为之一变。 为配合红军行动,涂光绪等率领游击队回到涂家河,打地主、惩土劣,发动群众,为红军筹粮筹款,并积极动员青年参加红军。4月,经他介绍,王新亭、涂慧才、涂水生等10余名青年前往小河溪,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涂光绪带领游击队在涂家河坚持战斗,直到8月,国民党大军对我大小悟山地区将进行大规模“清剿”,他才被迫率领大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一军第一师,后改编为红四军十一师。他和同志们随部队先后转战于小河溪、四姑墩,进袭广水车站,进而奔袭信阳、新集、麻城、黄安等地,便参加了南下蒲圻、黄安、广济战斗。

涂光绪在红军队伍中,主要负责后勤工作,曾任过红一军一师军需处长。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把红军军需工作放在首位,部队打到哪里,就把军需物资及时送到哪里。同时,为部队扩军、组建红军医院,帮助地方分田,组建“扩大红军委员会”、组织群众做衣做鞋、运粮筹款、送弹药、抬伤员,为保证红军的胜利和迅速发展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1932年11月,红四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涂光绪带一部分战士仍留鄂豫边坚持游击战争,后编入红二十五军。

1934年,涂光绪随大部队转战于河南光山,不幸陷入重围,英勇血战,光荣牺牲,时年33岁。

资料来源:

①涂光绪之子涂修已的回忆记录。

②涂光绪同学陈树滋的回忆。

③曾经同涂光绪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涂慧才回忆记录。

④《孝感县革命命斗争史参考资料》。

⑤孝感市民政局《烈士英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