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武庙村】: “四个不”促乡村振兴

4月29日一大早,孝南区祝站镇武庙村脱贫户陈伦安就和儿子陈辉一起忙着给责任田护田梗,为播种做准备。今年,他计划用帮扶单位帮扶的“鄂香2号”种子继续种植25亩优质稻。“脱贫后,我还要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双手种好优质稻,同时养好鱼,力争收入超过去年,感谢党的好政策”,陈伦安对工作队说。

武庙村驻村工作队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帮扶力度,力促乡村振兴。

认真落实区“1+15”个专项方案。通过走访入户宣传孝南区2021年“1+15”个专项方案,让脱贫户家喻户晓,消除了顾虑;对外出务工脱贫户劳动力45人申报了一次性交通补贴、对就读的脱贫户学生信息进行了核实;落实金融服务专项方案,对小额贷款(5户)一季度收益进行了分红。落实健康医疗保障专项方案,对6类人员共计36人实行全额参保补贴,标准为280元/人,对其他脱贫人口41人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00元/人;落实“985”医疗兜底保障政策,今年1—3月底脱贫人口县域内住院2次,报销比例达90%;门诊慢性病、重症报销21次,报销比例达80%。

继续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工作队每月对外出脱贫户劳动力的就业地点、收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在家的弱劳动力10人采取安置公岗、优先安排到村产业基地务工的方式,确保脱贫户劳动力100%就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户大学生李海兵在武汉市泛海生活广场工作正在查看顾客线上点单数据

持续支持种养殖业发展。支持脱贫户、农户种植优质稻“鄂香2号”不少于100亩,结对帮扶单位支持鄂香2号种子300斤,拟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2次,同时拓宽扶贫产品销路市场,确保脱贫户丰产又丰收。



脱贫户陈伦安和儿子陈辉正在护田梗

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已争取6个花椒产业项目,资金共计126.35万元。目前,花椒产业基地生产用电项目已落地,其它5个项目正在推进中,以花椒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收入的稳定增长。

接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屋场院子会、走访入户、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宜居、移风易俗等内容,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做实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村庄“清洁日”活动,动员结对帮扶队员、保洁员、农户、志愿者参加,通过开展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行动,带动村民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构建强大的群众基础;培植典型。通过开展评选“最美清洁户”、“最美脱贫户”、“最美武庙人”的活动,弘扬正能量,营造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结对帮扶单位领导及队员到村开展“清洁村庄”行动

动态监测帮扶“两类人口”。对“两类人口”实行动态监测。今年2月、4月份对全村265户农户(含脱贫户)的收入、就业和住房情况进行了两次全覆盖入户摸排,排查出因大病住院造成支出聚增的共10户,对目前符合条件的3户已落实“防贫保”理赔政策,其余7户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确保不出现返贫致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