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天气寒冷。市直驻孝南区祝站镇玉丰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万国庆心里却暖暖的。几天前,工作队收到了不知是谁送来的三个南瓜,这份“礼轻情意重”的礼物,更坚定了大家的信念。
玉丰村是全区6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总户数285户,人口1152人,其中贫困户48户,贫困人口136人。
与武汉黄陂区仅一河之隔的玉丰村,一直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却一直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
村党支部书记余胜发介绍说:“五年前,村里看路,路到黄陂断;观田,越种越瘦;望水,旱涝交替;察人,毫无盼头。”
转变从2015年驻村工作队到来时开始。“一望房、二望粮、三望劳动能力强不强、四望家中有没有读书郎”,通过“四望法”,工作队迅速摸清了村集体产业发展情况和贫困户底数。
为解决“帮扶谁”和“怎么帮”等问题,工作队决心以党建引领,首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队长单位市卫健委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室。
在摸清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后,工作队从满足群众日常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几年下来,村里换了模样——“鱼在水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
通村通湾硬化路四通八达,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声有色,小河护坡清淤工程将记忆中的泛滥河变成了灌溉河和景观河……
“终于用上期待已久的电脑了,我一定好好参加培训。”去年6月,万国庆为村民陈小霞送去笔记本电脑时,对方高兴地说。
“80后”的陈小霞和丈夫两人都不幸残疾,婆婆年迈多病,儿子年仅8岁,虽然2016年底依靠政策兜底该户已经脱贫,但脱贫成果还需巩固。
去年5月,通过入户走访,工作队了解到陈小霞双手能正常工作后为她争取到了村级信息员的岗位,还聘请电脑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辅导,如今陈小霞已到村委会上班。
“送岗位的同时也送技能,让贫困户掌握一门技能保障稳定就业。”万国庆说道。据统计,玉丰村共有贫困劳动力66人,就业率达100%。
近年来,玉丰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帮扶政策落地见效,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837元增加到2020年的10528元。
如今,提起工作队,村里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尽管不知道送南瓜的到底是谁,但我们会带着这份情谊,继续干下去,推动玉丰村从脱贫迈向富裕、迈向振兴!”万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