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深不舍挽留 帮扶实脱贫回城

″老刘把我们贫困户当亲戚帮扶,我们结下的感情很深,明天老刘退休回城了,我们希望他继续驻村,都舍不得他退休啊!"12月21日,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沙畈村贫困户对孝南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

刘敬华今年59岁,2018年6月担任区文化和旅游局驻陡岗镇沙畈村扶贫工作队员。 在2年半的扶贫工作期间,刘敬华的学习、工作、作风和为人体现在了一个“实”字,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一股钻劲,让他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初来乍到,对扶贫工作不熟悉,他主动与村干部、其他村工作队员、镇扶贫办人员交流,探讨,经常打电话向上批的老队员请教。为了熟练掌握扶贫业务知识与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总是随身携带装满资料的工作包,利用晚上,早晨休息的时间进行琢磨,上班不到一个月,村、户的基本情况及扶贫业务知识、扶贫政策都印入他的大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一张笑脸,让农民对他一见如故。他性格外向,对人热忱,走在路上喜欢主动与人打招呼,开玩笑。在田间地头只要看到有农民在田间忙活,他就要凑上去聊上一阵,属于“见面熟”的类型,正因如此,沙畈村很多农户都认识他,见面就聊上几句,特别是沙畈村一组,他包保了三户,去的多,老老少少见他来了老远就笑脸相迎,对他很是熟悉。

一颗责任心,让他工作起来不分日夜。他是军人出身,部队造就了他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硬朗、注重细节的优点。在繁杂的扶贫工作中,要想把各项工作做好,光指望白天时间是不够,因此,他与工作队员们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不知多少次利用晚上去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开展“三话一会”活动,增加干部与村民的感情。也不知多少次早餐吃完后七点多就到村办公室忙着整理扶贫资料。除此之外,他严格自律,上班期间从不请假,不迟到、不早退,自觉遵守驻村工作队纪律。正是由于他强烈的责任心,沙畈村将该落实的各项扶贫政策都一一落实到位。

一片爱心,贫困户诚心与他交朋友。他对包保的4户贫困户关爱有加,除经常去看望聊家常外,还经常主动自掏腰包帮助他们。 沙畈村河塘比较多,刘敬华得知徐友圣喜欢用地笼下龙虾,每次下的龙虾出售后可以换个菜钱、早钱。刘敬华担心徐友圣的安全问题,只要自己有空,就亲自到河塘边帮徐友圣用地笼下龙虾。刘敬华得知徐友圣20个地笼被人偷了5个,他就到街上私人购买了5个地笼送到徐友圣家中,徐老非常感激。有一次,他还自掏腰包购买大米20斤、食用油10斤送到一位85岁的贫困户刘凤梅家中。现在,刘敬华和徐友圣成为了好朋友,徐友圣只要有时间就会到村委会来坐一坐,与刘敬华聊聊天,拉拉家常。

刘敬华说,沙畈村作为贫困村已经出列,贫困户已经脱贫,我明年3月份就要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了,请大家务必记住“四个不摘”,这样我才放心啦”。


(作者:雷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