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帮扶实现稳定脱贫 勤劳拼搏树立致富榜样

    在孝南区陡岗镇红旗村有这样一个六口之家,户主汪木安64岁,患有高血压,其妻钟桂兰患子宫肌瘤,儿子钟长艳患强直性脊柱炎、双膝关节积液、双肾结石,媳妇在外打散工,两个孙子一个读小学、一个上高中。2015年汪木安家庭年人均收入1900余元,加之高额的医疗费,家庭经济简直是入不敷出,生活的重担压得汪木安喘不过气来,他曾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孝南区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红旗村以后,针对汪木安家庭的现状,联合村组干部多次入户走访,开展心理疏导,分析致贫原因,并拿出帮扶计划。首先,通过政策层面的帮扶,帮其家庭尽快摆脱困境。按照认定标准,一是将其全家纳入扶贫帮扶对象,二是将其6名家庭成员纳入低保,三是帮其办理了慢性病卡、医保卡,四是为其子申请了残疾证并享受到残疾人生活补贴,五是将其两个孙子纳入了教育资助对象。这样一来,汪木安家庭当时面临的实际困难得到极大缓解,也让他重新树起了对今后生活的信心。

    为有效增加汪木安家庭收入,2016年春驻村工作队联系到区农业局专家,实地了解情况,进行农业技能培训,动员他通过种养植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在工作队的鼓励下,随后汪木安主动承包起村里的40余亩闲散土地,种植起优质稻、棉花、黄豆、花生等农作物;村委会还为他免费提供了两口鱼塘,帮其通过养鱼增收。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的场地,汪木安还饲养了一头牛,喂养了100多只鸡鸭,农闲时还到村里的晟洁水产养殖合作社打散工。

    辛勤忙碌的背后,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收获。2019年,汪木安家庭的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截至2020年11月底,其家庭年收入已经超过6万元。看着正在晾晒、即将售出的满场稻谷,汪木安的脸上少了一丝愁容,多了几分笑意。短短的四年时间,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一个极端贫困、陷入绝境的家庭快速脱贫,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饮水思源,不忘党恩。在红旗村上月召开的屋场院子会上,汪木安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帮助和支持,就没有我这一家人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还经常与其他贫困户到田间地头探讨种植技术,决心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引领带动大家一起发展种植业,共同脱贫致富。

    实现稳定长效脱贫,除了政府的扶持外,还要靠贫困户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努力。汪木安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困难,不等不靠、敢闯敢拼,通过自己的拼搏,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为红旗村所有贫困户树立了榜样。


(作者:夏志强 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