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大演练活动

9月13日上午,孝南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大演练活动,区领导袁华江、夏齐勇、盛夏、滕亚斌、张全民、姚惠萍、张莉、程培毅、沈小博、蔡辉、蔡凤珍、刘俊军、赵海涛、陈义华、洪少清参加此次活动。

“医生,医生!我有点发热、咳嗽啊!”上午9时,一阵急促的呼叫声,拉开了孝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大演练的序幕。



此次应急演练设置背景为8月16日澴川街一居民王林从A城联系海产品生意回来后,出现发热咳嗽,首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转运至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请扫场所码进来,测一下体温。”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保安引导患者王林到预检分诊处。分诊处人员测量患者体温显示38.2℃,“请问您主要有哪些不舒服的?”



“我前天晚上发烧,还有点咳嗽,喉咙不舒服。”患者自述症状后,经登记详细信息,被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



接诊医师再次为患者测量体温,测量血压,询问不适症状、病史、外出接触史,“您最近一个月有没有去过外地?有没有接触过发热病人?”



“我8月10日去过A城,12号回来,好像没接触过发热的人呢。”王林说。



“您去过高风险地区,根据疫情防控规定,需要在医院留观,要检查血常规、核酸和抗体、拍胸片。”医师立即处置,详细登记患者信息并进行采样。半小时后检验报告出来了,抗体IgM阳性,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急需转诊。



“呜呜呜!”转运救护车开到卫生服务中心门口,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一医院缓冲病区,医护人员带领患者拍摄CT,并再次询问症状、病史、流行病学史,测量体温和血压,书写门诊病历。缓冲病区医生将情况汇报至医务科,并请院内专家会诊,随即考虑该患者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医务科、公卫科,信息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报,并通知区疾控中心,上报区卫健局。



11时,患者被送至感染科疑似病例隔离病区。医院疫情信息员和区疾控中心详细汇报该疑似病例情况,患者发病和就诊经过。“你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告了这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吗?报告时限必须是诊断后2小时内。”“已经报告!”“请立即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病人的隔离治疗和患者接触场所的消毒处理。”



“流调组、消杀组、检验组,迅速集合!”11时40分,孝南区应急办主任迅速发出指令。



流调人员来到一医院感染科隔离病区,穿防护服、戴口罩,向接诊医生和患者详细询问病情病史、活动轨迹、就诊史、接触史、暴露史等情况。“你做什么工作?”“怎么去的A城?”“去过哪里?接触过哪些人?你再仔细想一下。”“你的妻子儿子是不是和你住一起?”流调人员细致询问患者每一个细节。



完成流调后,工作人员仔细消毒、脱下防护用品,随后迅速完成流调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医院检验科向感染科、医务科报告,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并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审定。此时,患者王林在A城接触过的海鲜批发市场老板亦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流调报告进一步完善。





“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14天!”“病人家里和北大市场消毒!”确诊后的一系列处置措施迅速跟进,消杀组对病家和市场进行严格消杀,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干警、社区专干、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安分局技侦人员对该病例进行进一步联合流调。经信局、疾控中心等人对北大市场海产品、环境、从业人员进行全面采样检测。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对全区其他市场和场所的海产品、环境、人员进行采样。





“各位居民,红平小区已确认有居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对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社区防控人员在小区拉起警戒线,并向小区喊话公告。相关人员对小区楼栋进行扩大核酸检测,医疗机构监督执法人员对预检分诊、医废处置、标本采集等环节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检查。最后,宣传部门对疫情导致的网络上出现的群众恐慌情绪予以积极应对,倡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鹏鸣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总结。他指出,本次演练制定了详尽的演练方案,演练可操作性强,圆满完成了演练的八个环节,即病例的发现留观、病例转运、定点医院判断疫情上报、流行病学调查、市场水产品环境和从业人员监测、疫点消毒、联防联控和舆情应对,有效提高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中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孝南区委书记袁华江指出,当前孝南区输入性疫情风险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可有半点松懈,必须紧紧抓住“常”“防”“控”三大关键,做好较长时间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织牢内外之网,全面提升练兵之效,时刻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作者:陈峥嵘、鲁伟龙、赵思然、徐琛、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