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10时,孝南区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现在到了防汛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候。”7月19日,孝南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宓和平说。
近五千人固守大堤
尽管府澴河鲢鱼地、太平山和沦河东山头分别于18日4时、12时、16时降至保证水位以下,但受第十轮降雨影响,18日8时至19日8时,大悟、孝昌、安陆等上游县市降雨量比较大,累计降水量分别为94.9毫米、78.4毫米、70.6毫米。
大量客水过境,孝南迎来第四号洪峰。7月19日20时监测显示,府澴河鲢鱼地、北泾咀、太平山和沦河东山头均再超保证水位。
上压下顶的压力,让孝南防汛进入最艰难、最关键的阶段。
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堤内容易出现脱坡、管涌、散浸等险情。再加上孝南区全长151公里堤防中,三分之二为2016年后整险加固但尚未经历过高水位检验的堤段。因此,加强堤防巡查力量、加密超警堤段巡查频次,对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宓和平介绍道,孝南区各单位、各乡镇场街按照全员行动、大员上阵的要求,上足劳力,加强巡堤查险。目前,共有县级干部35人、科级干部515人、巡堤劳力4166人,坚守在防汛最前线。
挖沟排水为大堤“除湿”
在东风垸大堤京珠村防汛段,东山头办事处、京珠村村民和孝南长兴公司共10余人正在堤脚,抢挖排水沟。近10条排水沟,一字排开,长短不一。
东山头办事处党政办一名干部解释道,持续高水位浸泡导致大堤含水量增加,而他们负责的这段大堤后面又有一个平台,导致雨水不能顺利下排,集中在堤脚,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他们决定挖排水沟,帮助大堤“除湿”。
当天,共有三四十人从上午就开始了这项工作,“效上接01版果还是很明显的。”记者发现,一些水沟刚挖出来几分钟,就有黄色的泥水不断渗出。
而一级响应启动后,堤上各哨棚都增加了劳力,每公里最少40人。在东山头沦河咀村,村民在东山头办事处农办主任吴新洲的带领下,搭盖帐篷。吴新洲说:“18日应急响应升到一级后,我们又加了劳力,翻了一倍。”
城区当日渍水当日排完
大堤要守牢,内涝也要防。
7月18日8时至19日8时,孝感城区降水达到123.8毫米。城区部分地段出现积水,但都得到了迅速处置,实现了一日暴雨一日排完。
宓和平告诉记者,在加强堤防巡查的同时,孝南区积极打好城区排渍“提前量”,水利、住建、城管等部门和各街道、社区,对相关易涝点实行专人盯防、重点巡查,一旦出现积水,迅速响应。
河口、白龙、鲢鱼地、北泾咀等泵站,承担起了排渍的重任。河口泵站的起排水位一般为23.3米,但该泵站负责人戴享成告诉记者,经过研判,18日23时,他们在水位达到23.28米时就开始起排。7月18日晚上11时到19日11时,河口泵站累计抽排水量达到52.2万立方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