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29.28米,超过警戒线!”
“水位29.40米,超过警戒线!”
受上游来水和多轮强降雨影响,府澴河水位持续上涨,水位不断告急。堤坝上看过去,浑浊的洪水,咆哮着,吼叫着,像一条凶恶的巨龙,肆意地奔涌,仿佛想吞噬一切。
“三级响应!”
“二级响应!”
面对紧急汛情,卧龙乡党委政府迅速启动三级联动,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在24小时巡查的同时,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奔向防洪一线,防守责任堤段,在堤坝上,筑成了锁住恶龙的一道道血肉长城。
一、长城是这样筑起来的
7月12日,孝南防汛应急响应由三级提升至二级,卧龙乡地处府澴河交汇处,乡党委再次闻汛而动,科学制定防汛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加强防汛力量,充实防汛措施,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召开防汛工作紧急会,传达区防汛指挥部精神,分析查找卧龙乡在抗洪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细化工作举施,科学预警、科学调度,对堤防值守、内垸排渍、剅闸管理、抢险突击等工作再次安排部署;建防汛指挥所6个,组织防汛工作突击队上堤,增加防汛哨棚3个,要求每个指挥所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每个帐篷由4名机关干部、15名村两委干部和防汛志愿者防守……
为保障防汛工作落实,乡纪委深入辖区府澴河沿线6个指挥所,15个行政村30处剅闸、内垸开展一线监督检查,监督最前沿干部是否到岗到位、劳力是否巡堤到位、内垸是否排渍到位、灾情是否核实到位,采取夜查与机动督查相结合, “拉清单”寻找隐患2处、“实打实”整改问题12处,全力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二、这里,是长城不屈的胸膛
面对日益严峻的防汛形势,在全乡迅速发出红色志愿者招募令,招募“路长”“树长”“汛长”“疫长”“灯长”“保长”以及相应的志愿者。连日来,干部群众无不闻汛而动、遵令而行,第一时间补充防汛力量,全乡的防汛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招募令一出,卧龙乡卫东村就有20多人主动报名加入防汛队伍,卫东村4组陈道光第一个响应号召,主动加入到志愿值守队伍,他说“保护我们的家园不受洪水侵袭,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在30余名“汛长”的号召和带领下,全乡共有200多名党员群众先后加入志愿服务队,不间断地值守在府河堤上,风雨无情人有情。灾难之中,处处可见党员群众奔波在一线的身影。
7月12日,从河口大桥一桥澴西堤往南10余公里,沿河两岸不时可见党旗飘飘,许多戴着党徽或“志愿服务岗”红袖章的人分兵把守在澴西堤上,踏上大堤,每隔二十米,就有一名巡堤人,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金星村年近七十的“汛长”李荒清,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上堤巡查,查看掩盖在草木下面的堤坝是否有渗漏和管涌迹象,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三、这里,是长城的钢筋骨架
卧龙乡防汛指挥部总指挥长、乡党委书记陈辉,自汛期来临,一直在一线靠前指挥,不分白天黑昼巡查,累了就在指挥部眯会,这段时间都记不清在大堤上回来了多少趟。他每到一个指挥所,都叮嘱防汛队员们,要时刻绷紧大堤安全这个弦,在巡查时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忽视,哪怕巡查一百次没有发现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漏掉一次就有可能给全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守住大堤的安全,就是守住群众的生命线,在这一点上我们丝毫不敢松懈。”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所有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亲临一线,乡长付力在统筹全乡防汛工作之余,深入一线查看灾情,其它所有班子成员按照分工不折不扣狠抓执行,乡党委副书记祝显负责督办环东堤各哨所,人大主席张源清负责督办环西堤各哨所,乡党委副书记刘国胜负责黄花片区内垸排渍救灾,副乡长曾新芳负责各险工险段临时抢修出险,纪委书记周卫红负责全面巡查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党政主职轮流,保证一人上堤,其他党政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要求协同配合到位。
河口村党支部部书记王仲初深夜二点不顾杂草丛生,蚊虫肆虐坚守在哨棚,每隔一小时打着手电筒在大堤上来回查看有无渗漏;孝福村支部书记邓运华随时监测村内垸水情,及时清渠排涝,时刻准备着抢险救灾……
如今汛情压力依然严峻,需要做的各项工作还很多,对此,大家纷纷表示,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持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密切关注汛情变化,适时采取科学应对措施,坚决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