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因为我离他们最近!” ———网格员徐惠的抗疫心声

“妈妈,你能不能早点回家陪我们啊!”

“妈妈,你做的饭菜最好吃,我们太想吃妈妈亲手做的饭啦!”……

每当徐惠在深夜回到家中,女儿和儿子都会紧紧抱着她。

“妈妈在打‘怪兽’,等把‘怪兽’打败了,妈妈就给你们做最爱吃的炸薯条和鸡翅。”口罩遮住半张脸,却遮不住一位母亲的热泪。

1986年出生的徐惠,是杨店镇杨店社区的一名网格员。自1月25日起,徐惠奔赴社区参与抗疫工作;爱人盛碧波也于1月26日加入社区夜班值守。60多天来,徐惠与爱人放下对孩子和对彼此的依恋,一个白班、一个夜班交替“出击”,书写了一个网格员家庭不平凡的抗疫故事。

网格内奔走交出抗疫“答卷”

疫情之下,每一名网格员都是抗疫阻击战的关键一员。

社区的一声号令,徐惠毫不犹豫扛起职责,全身心投入到网格的入户摸排中。她负责杨店社区六凤源网格,由凤翔农居、广源小区、六义小区3个居民小区组建而成,993户2913人分散居住在43栋居民楼内。

“非必要,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做好居家防护措施。”每天,徐惠戴着口罩穿梭在网格里,从小区的每一栋单元楼一楼爬上六楼,再从六楼走下一楼,逐门逐户发放防疫宣传品、测查体温、配送生活物资,提醒居民安心宅在家中,做好居家防护。

抗疫两个月里,她记不清爬了多少级台阶,走了多少路,敲了多少次门。即便碰到有少数居民不理解和怨言:“别敲我家的门!你每天在外面跑,接触的人又多,莫把病毒传给了我们!”她只默默把委屈咽下肚,她知道,关键时期,网格员就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有时候,真想坐在楼梯上大哭一场。但我不能这样做,耽误了时间,就延误了任务。”徐惠说,尽快完成入户摸排信息的信念,是她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撑。

“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漏掉一栋楼、一间房、一户一人。”徐惠总是怕因自己工作疏忽,让疫情防控留下漏洞,她时刻提醒着自己“疫情就是警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上报”。

在先后5轮的逐门逐户入户摸排中,徐惠用不知疲惫的奔走交出了抗疫“答卷”:疫情防控期间,六凤源网格共摸排出武汉返乡人员119人、非武汉返乡人员249人、查出发热人员4人,无一例遗漏。

许多个像徐惠一样努力的网格员们,为杨店社区打好防疫阻击战赢得了主动。

夜班值守,交给我爱人!

1月26日,杨店社区某网格一名武汉返乡居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社区按要求将其全家封闭隔离,并在其家附近搭起帐棚,安排专人值守。由于疫情防控之初居民对新冠肺炎的恐惧心理,加上社区人手不够,值守人员一时难以找到。

“夜班值守,交给我爱人!”关键时刻,徐惠向社区请缨,随即她给爱人打去电话。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但不能褪色。夜班值守,就交给我,我保证完成任务!”电话那头,爱人盛碧波满口答应了。

白天,志愿者在该居民家附近的执勤点值守,夜晚便由盛碧波“把关”。

1月26日晚上,风雨交加,盛碧波却热血沸腾,那一个个在部队站岗的熟悉夜晚,似乎又回来了。

“该居民家有任何需求,我都一一向社区反映;还要与其他居民沟通,消除邻里歧视。”回想疫情防控以来通宵达旦的夜班值守,盛碧波说,“不能有丝毫松懈,每天晚上都没合眼。”

盛碧波说,看着妻子每天忙前忙后,他很心疼,在妻子的带动下,他也增强了战疫的勇气。虽然日渐消瘦,但他精气神十足。

一大早,盛碧波把全天的饭菜做好,抽时间休息一会,再辗转3处卡点值守。到了吃中饭、晚饭的时间,他再回家把饭菜热一热吃下,安顿好9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后,便又要出门值守。

“由于家中老人被隔离在农村老家,只好苦了家中的两个孩子。”徐惠说,“好在孩子们乖巧懂事,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工作不易,在家里都按照我们的安排认真学习。” 

我就是您们的孙女!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居民们对生活物资的需求十分紧迫,一天下来,徐惠接到的电话就有上百个。及时做好生活物资信息登记后,徐惠又第一时间与志愿者赶去超市采购。回来后,瘦小的徐惠又往返于网格之间,肩扛背驮的物资累计达几千斤。“你买的青菜不够新鲜。”“怎么这么晚才送过来?”……期间虽然夹杂着居民的怨言,但更多的是专门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微信:“谢谢徐网格的热情服务。”仅仅是一些暖心的话语,便让徐惠倍感欣慰。

在徐惠负责的网格里,李信臣和老伴梅金凤以及洪双娥两家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再加上他们年纪大,腿脚不便,生活物资一时得不到保障,三位老人成了她心中的牵挂。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老人们,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叮嘱他们如有不适,一定要打电话。

徐惠常在电话中对三位老人说:“叫您们一声‘爹爹’‘婆婆’,就是把您们当成我的老人,我就是您们的孙女。”

一天,洪双娥给徐惠打来电话,说需要买药。徐惠立马把手上的工作交给同事们,她则跑去杨店卫生院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送药途中,考虑到老人们的困难,徐惠又分别给两家老人各买了30个鸡蛋。“婆婆,您一个人生活不容易,这些鸡蛋是我送给您的。这些药,你也先收下。”在洪双娥家,徐惠怎么也不肯收下买药的204元钱。情急之下,洪双娥哭了起来:“孩子啊,你真是把我当婆婆了。”

3月19日,杨店社区组织网格员给困难户送生活物资,当徐惠扛着一袋袋大米分别敲响李信臣和洪双娥老人的家门时,老人们直夸:“惠惠热心肠,就像是我们的亲人。”

面对孩子们的心愿,徐惠说:“妈妈暂时不能给你们做好吃的,还有更多的居民需要妈妈。”

面对社区的难处,徐惠说:“我既是社区的网格员,又是社区的一份子,我和爱人都应该挺身而出。”

面对居民的求助,徐惠说:“我要承担起网格员的职责,做好居民们的后勤保障,因为我离他们最近!”

没有请战书、没有豪言壮语,这就是徐惠,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用一颗暖心服务着老百姓,坚守着不平凡的坚守。


(作者:沈红明 史勇军 陈邦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