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在荆楚大地蔓延,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了揪出病毒源头,协助疾控部门建立监测系统,控制疫情进展,车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3名工作人员田沿辉、胡守希、彭谋峰多次深入隔离病区采集信息,做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他们要面对的都是发热病人,三个人按最高等级做好防护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虽然经过防雾处理,护目镜还是有些模糊,再加上面罩,看调查表上面的字迹都有些不清楚;穿着防护服浑身憋闷燥热,不一会就后背出汗;戴着双层手套的手写字也不顺畅;不怎么合脚的乳胶套鞋把脚夹的生疼。有的隔离区楼层比较高,走上去就开始气喘,三个人笑着说:“这是先来了一场抗缺氧训练了。”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在进入隔离区前都不喝水,在和病人沟通过程中经常口干舌燥,只能强忍着不适,等结束工作就先猛灌几杯水,连饭都吃不下。
进入隔离病区,做过自我介绍后,他们首先关切地询问患者症状有没有缓解,睡眠好不好,然后按照从后到前的时间顺序,询问患者发热前的活动轨迹,去过哪些公共场所,有没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接触过哪些人,把线索尽量向前推进。大多数病人都很配合,也能根据提示慢慢回忆起细节。就这样一点点收集资料,把一个个看似不相干的信息汇总起来上报。一旦发热病人中有确诊病例,疾控部门就能依此进行大数据比对,抽丝剥茧,找到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下一步处理。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三人的调查对象中没有确诊病例,但他们还是为自己把好这一关口而感到自豪。三个人总是说:“我们所从事的专业使我们不能上到抗疫一线,做好幕后工作,也一样重要。”
流调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发生。有一次一名发热病人提出要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这是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有效方法。三人凭经验知道他是有些紧张过度,就耐心告知对方:“您目前仅体温属于低热,其它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暂时先常规治疗、口服中药方剂“发热治疗方”就可以,等核酸结果出来后再调整治疗方案,网上说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不能使用,治疗间歇可以听点轻音乐,做下伸展运动,都能放松心情、有利于身体康复。”还有一次,在询问一名年纪比较大的病人后,有些信息录入不够仔细,他们就电话联系了患者的儿子,但是对方不相信他们的身份,无论怎么做工作也不肯多说,最后还直接挂断电话,最后他们辗转联系上社区工作人员出面协调,调查工作才得以继续完成。
当然也有很暖心的时候。有一次询问过程中,一位患者出现咳嗽,他们就下意识地帮病人把床头的垃圾桶朝病人推近了一点,患者急忙一手捂住还戴着口罩的嘴,另一只手挥动着示意不要他们靠近。通常在做完调查后,他们还会再做下心理疏导,有慢性病的顺便指导下用药,病人都会非常感激,用鞠躬表达谢意。遇上老龄患者,他们会帮忙老人们给子女打个电话。这些病人都毫无例外地拿起自己的水果、牛奶、点心朝他们手里塞,使他们深深感到, 付出是值得的,给予也是快乐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