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年关将至,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比邻武汉的孝感市,情况也十分严峻。
1月22日,三汊镇卫生院负责孝感东高速出口的体温检测工作,作为门诊护士长的我主动请战,和公卫科同事一起对进入孝感境内车辆的人员进行检测。当天气温很低,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手冻得失去了知觉,护士鞋也湿透了。为了保障电子体温计的正常使用,我把体温计揣进怀里保温,确保每次体温测量准确。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驶入,我知道孝感这场抗疫战已经打响。
1月28日,三汊镇卫生院领导班子再一次召开会议,商讨改进发热分诊流程,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由于硬件条件的局限性,院领导决定改造病房,开通专门的发热通道,分流发热和非发热病人。在护理部的组织下,我们迅速组建团队。我负责预检分诊工作,立即对预检分诊护士进行流程培训,配合院感办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和防护服的正确穿脱,确保分诊台护士手卫生合格率100%。
预检分诊是处理发热病人的第一步,需要医务人员强化早期识别意识,了解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随着疫情发展越来越严峻,诊疗方案一版一版改进,预检流程也随之改变,分诊、登记、分流、上报,配合发热门诊,一遍一遍细化我们的工作,只为了迅速控制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1月29日凌晨,这是我在预检分诊台的第一个夜班,最难熬的是要从12点守到早上8点,只有寒冷和恐惧伴随着我。想到我那1岁的儿子,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见到他了,孩子爸爸说他在家哭闹,看到电视上穿着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就“妈妈”叫个不停。想到这里,看着孩子的照片,一下子竟泪流满面。
2月5日,因身体不适,领导强制要求我回去休息。从领导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情绪抱头痛哭,作为一名白衣战士,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本应尽我的职责,坚守岗位共同抗疫,现在我却“临阵逃脱”,我惭愧,恨自己不争气,在最关键的时候离开工作岗位,同事们的工作负担因为我的离开又要加重了吧。
2月21日,我终于身体好转返回了工作岗位,看着医院来来往往的白色身影,心中顿觉亲切。像所有默默奉献在抗疫岗位的医务工作者一样,不喝水,不上厕所,忍受饥饿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在憋闷的防护服下是我们抗击病毒的决心。发热病人与非发热病人的分流、发热病人检查、再分流,联系司机、隔离点,联系住院部,与发热门诊医生及时沟通信息,确保每一个发热病人得到相应的检查及治疗,做到应收尽收,不落一人。对出院患者做好居家健康教育,帮忙消毒,联系司机送患者回家。偶尔会来一两个不戴口罩不听劝的,我会“追”着患者让他戴口罩。有时候也会大声说话,只为了让患者之间保持安全距离。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你要问我每天接触这么多病人害怕吗,说实话,我怕。对于新冠病毒了解知识的匮乏,我怕;对于新冠病毒的极强传染性,我怕;对于物资的紧缺,我怕。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选择无畏。随着国家对抗疫力度的加强,发热病人免费检测及治疗,隔离点的迅速组建,政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对隔离病人生活的照顾和疾病的治疗,让我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祖国的强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批又一批的爱心物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防护物资的调拨,保障了我们的安全。这一刻,你要问我怕不怕,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不怕,我相信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跟我一样,在我们强大的祖国庇护下,不害怕。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祖国的强大,制度的保障,全国人民的团结,医务工作者的奋战,必定让这片经历磨砺的土地春暖花开。
最近总是会想起南丁格尔誓言: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患者之福利。我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阻断传播途径,让更多人远离病毒,我希望所有的病人能早日康复,拥抱自己的家人。
抗疫已取得阶段性胜利,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暗夜终有破晓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让我们一起迎接胜利的曙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