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华大地蔓延,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孝南区妇幼保健院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每当孕产妇绿色通道2861999的求助电话响起,他们马上穿梭在大街小巷,奔波在城乡之间,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多希望开的是飞机
“田师傅,120指挥中心平台求助,杨店中心卫生院一名患者B超提示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情况非常危急,请您马上与我们一起出车。”“收到!马上出发。”
救护车飞快到达杨店中心卫生院,患者面色苍白,腹痛难忍,与医生了解病情后,急救人员同家属一起快速将患者扶上救护车。助产士何大菲在董医生的指挥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同时联系妇科副主任晏源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为争取抢救时间,田师傅一路狂奔,快速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他紧张的情绪才缓解下来。田师傅说:“每次接诊危重患者,我们早一点到达或者晚一点到达,就决定了患者的生命安危,我真希望自己开的是飞机。”
车陷入泥泞
“汤师傅您好,孕产妇绿色通道电话,朋兴乡五红村一名孕39周孕妇腹痛一小时,请您马上出车!”“收到!马上出发。”
3月3日凌晨一点,急救小队从107国道出发,一路畅通。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助产士王晶担心路况不佳,建议孕妇从村口走到宽敞大路上来,疫情防控卡口的值班人员却坚持让师傅将车子开到村口。
由于村路狭窄,连日下雨导致道路湿滑,再加上晚上视线不佳,急救车接到患者掉头时后轮不慎掉入泥潭里。患者孕检报告提示低置胎盘,属于高危产妇,如不能及时送到医院将有生命危险,现在急救车又掉到泥潭里,助产士王晶非常焦急。汤师傅积极寻求疫情值班人员帮助,值班人员帮忙叫来5个人,大家手拿铁锹将车轮周边泥土铲走,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车终于从泥潭中推上来了,原本来回1个多小时的车程耗费了近3个小时,孕妇到达医院已是凌晨三点钟。
电话不通畅
“汤师傅,120平台电话,体育西路一名孕50天孕妇有少量出血,请您马上出车。”“收到!马上出发。”
到达目的地的汤师傅迟迟不见患者踪影,电话也打不通,担心患者是不是出现了意外,汤师傅很是焦急。经过20多分钟的寻找,汤师傅终于在另一边昏暗的巷口看到2个人影,原来患者误将体育东路说成了体育西路。救护车返回医院已经晚上8点多,一天的劳累让汤师傅原就受过伤的脚踝肿胀起来。
汤师傅的儿子汤尧看到父亲工作非常辛苦,为了患者父亲的工作压力,汤尧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急救司机班中。自1月24日起,急救司机班的师傅们每天连轴转,在保障病人转运安全的同时还要负责医院急需物资的往来运输,每日工作量非常大,但他们从没叫过一声累。
据悉,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救治工作顺利开展,2月13日,区妇幼保健院院务会研究决定,从其他科室抽调3名医护人员,与产科绿色通道原有人员进行重组,重新建立一支由4名医护人员、2名驾驶员组成的急救专班,接诊范围涵盖妇科、产科、儿科和乳腺外科。每接到一个患者求助信息,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合理调配车辆将患者转运到医院。2名急救车司机采取24小时轮班制,如遇患者数量较多,一辆急救车转运不来时,轮休师傅要放弃休息照常出车。
站“疫”仍在进行,哪里有需要,急救专班就到哪里去,他们用最简单实际的行动确保疫情期间孕产妇转运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区广大孕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