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邓稼先先生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以来,“中国速度”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近日,车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上演了一次微缩版的“中国速度”。
车站中心的整体结构是一个典型的U字形,自开始收治发热留观病人后,一楼通道和住院部病区就进行了多次改造,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改建完成。但是医护人员上班就变不方便了,每天都要从前面的门诊楼上四楼,经过长长的连廊到达后面的住院部病区后上到五楼,再下楼到达各自科室,中间任何一次取药、结算或者帮病人跑腿购物,都必须经过一次这样“翻山越岭”式的“长途跋涉”,几天下来,非常辛苦。中心领导决定在后面住院部建一座楼梯,方便医护人员上下班,“中国速度”在这个小小的工程中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2月23日中午,施工师傅进入现场,立即投入作业之中:计划好所需材料后,切割机和角磨机火光四射,手磨机和曲线锯滋滋作响,空压机打钢排钉枪钉木板不绝入耳,两台焊机忽明忽暗......中心的工作人员刘幼民、涂勇军、骆岳高充当起了“志愿者”,帮忙递一下使用工具或所需材料,扶一把梯子,减少他们上下、来回走动;蔡妍平、王丽萍、洪艳霞想着师傅们在大太阳底下作业,就拿来蛋黄派、矿泉水等,嘱咐他们在歇息时间补充点能量和水分;食堂饭熟后,罗琪去为他们打饭菜,食堂师傅也会把饭菜分量打的更足一点;魏军红与司机李志红晚饭后去拖回所需板材;晚上因为看不见不能施工,王丽萍又从家里拿来照明设备;中心院长王向辉、杨建兵也抽空过来现场指导,以免工程不符要求后返工耽误时间。后来得知,两位施工师傅罗松青、罗长青是兄弟俩,原本一个在义工联做义工,一个在商贸街路口参与守卡点。
在众人的努力下,一座简易不简单的楼梯在第二天,也就是24日投入使用。楼梯入口安装有门帘,可以遮风挡雨;担心滑倒,脚底的木板钉上了防滑条,两侧安装了扶手。原本之前犯难的人手不足、材料不齐的问题,在众人的同心协力下,轻易解决了。
建成楼梯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其中凸显出的精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必将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