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效应赢得抗疫主动

编者按语:此前,就听官红奎主任(孝南开发区北区指挥部包片负责人)介绍说殷陈社区可以说是整个开发区最安全的区域。进村耳闻目睹后,给人感觉确实显得与众不同。

走进殷勤陈社区,只见一条用蓝色钢板焊接而成的城墙门口,由4名清一色法警制服的人员严密把守着。保村干部鲍必勇介绍说这是全村唯一的出口。前方广场附近,5名由志愿者组成的纠察队佩戴着红色袖标,列队向我们迎面走来。除了卡口反复播放17号令的喇叭声外,整个村庄出奇的宁静,宛如一座安宁寂静的城堡......

疫情阻击战开打以来,开发区殷陈社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扎紧笼子闭环运行,干净利落地赢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目前为止,整个社区“无发热、无疑似、无确诊”,美丽家园宁静依旧。

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殷陈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是2018年换届上任的全新班子,3名干部中,有2名主要干部是新进入“两委”班子,能否应对复杂局面,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对其治理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只能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拼命全力应对,才能不至于关键时候掉链子”。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义平如是说。为配硬队伍,尽锐出战,迅速赢得开场主动,他们以社区党员、村湾组长为基础,整合驻村干部、突击队员、下沉干部和志愿服务者,组建了一支乐于吃苦,英勇无畏,敢打胜仗的精锐队伍。驻村干部鲍必勇指挥若定,作风硬朗;社区书记陈义平沉稳细致,安排周密;检察院法警黄辉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任务面前,他们精诚合作、勠力同心,形成了一股同心抗战、奋勇向前的强大合力。

网络渠道精准助力

殷陈社区位于开发区北区的西北角,紧邻京广铁路,这里学校、小区多、外来人口多,地处火车站周边,地理环境复杂。社区有住户157户,居民630人,武汉返乡25人。为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他们从畅通信息渠道入手,组建了“社区平安群、妇女群、党员群”,三个社交群把辖区所有家庭都拉入其中。一方面通过网络发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听到党委政府的声音和基层群众的需要。如雷贯耳的舆论宣传,让群众明白宅家是一种自觉,配合是一种责任。信息渠道的畅通,使网络成为社区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通过舆情监测,发动群众相互监督,让社区干部不出办公室就能知道哪家有人打牌,哪处有人聚集,哪家门店在营业,何人感冒发烧等,方便社区干部及时跟进,因情施策,这样既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又加固了疫情防控的防线。

封闭管理扎紧扎牢

封闭管理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为扎紧闭环运行的笼子,构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殷陈社区聚焦重点人群,做细做实排查工作。他们组织了三轮敲门测温,全面普查工作。包村干部鲍必勇不惧危险,带队亲征,坚持全覆盖摸排,不漏一户一人。强化卡口值守和村湾巡逻纠察,突击队长黄辉靠前作战,身先士卒,不放过一个可疑车辆和行人。实施严格的出入登记和体温测量,严禁外地返乡人员和陌生人入村,对不戴口罩袖标、出门聚集、闲逛聊天的及时劝返。2月中旬,孝感防控形势十分吃紧,为了控制人车流动,切断传染源,市区指挥部发出了封堵的命令,要求所有村湾只准留一个生命通道,他们严密封堵,整个社区只留了一个进出卡口。为提高封堵质量,他们用坚固铁板加装护栏,虽然狂风猛吹,坚固的城防却无一吹倒。正值封堵过程中,寒潮来袭,雨雪交加,鲍必勇、陈义平各带一班人马,风雨兼程,确保在当天晚上完成了四处卡口的封堵任务,第一个通过了高质量封堵验收。

居民需求无缝对接

民心凝聚民力。村湾封堵后,卡口实施24小时轮流值班,全体居民宅在家里,一律不准外出,生活物资来源成了问题。为切实保障居民需要,社区成立了蔬菜、药品、日用品三个保供小组,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给。村湾小组长负责需求信息的摸排,专班专人负责送货上门。个别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在蔬菜保供中,殷陈社区第一个对全体居民实行免费送菜活动,令周边社区颇感压力。爱心蔬菜送货上门,百姓冷暖放在心上,让居民群众感动不已。蔬菜货源组织过程中,社区副主任徐继忠带队拖运,亲自动手搬运菜品,上十吨蔬菜搬上搬下,汗水多次湿透衣背。社区女干部鲁红珍巾帼不让须眉,数据上报、药品代购、蔬菜分发、后勤保障等工作顶在前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记者手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殷陈社区夯实基层基础,密织疫情防线,靠闭环效应,打赢了上半场疫情阻击战。下半场的战斗任务艰巨,期待他们不骄不躁、乘胜追击,直至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作者:李金刚 郑红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