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我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朗读者》第一期以遇见为主题词的开场白里,董卿说过这样一句话: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

除夕夜,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上中班的护士徐恒接到电话通知,说要准备接收一批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人。各种忙碌,各种准备,同夜班护士交接完毕时,时间已经指向转钟1点。转入的病人分批前来,本可下班的她,不听夜班人员的劝阻,毅然选择留下。安顿好所有病人,走出隔离病房时,已经是早上五点了。十二小时高强度、高危险的连续工作,不能上厕所,不能吃饭喝水,对一个柔弱的女孩子,着实是一场考验与挑战。徐恒来自大别山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管理田地菜园,抚养她慢慢长大,生活平淡而平凡。作为农民的儿女,父母对她的教导,并不是很多,有的只是言传身教。她说,是父母教会了她,做任何事,都靠坚持和担当。

医院人力资源科护士刘环环,有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几乎轮转过医院的所有科室,是团队公认的铁人。除夕夜里,听说要转来几个上呼吸机的重症病人,已经上了一天责任班的她,又迅速穿上战袍,主动去到病房里,承担起护理危重病人的责任,直到深夜十二点,才被当班护士推出病房,此时她已不眠不休连续奋战17个小时。回忆起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环环脱口而出的是父亲。她说瘦瘦的父亲,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喂完猪,然后再骑自行车到很远的县城打工。很晚才带着一身泥巴,疲倦归来。在建筑工地重活、脏活、累活抢着干,用一身的血汗,供出了大山深处她和弟弟仅有的两个大学生。每个人都不容易,背负着良心、包袱、也得奋力前行。天下父母都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各不相同。环环说,是父亲教会了她坚韧和顽强。

援疆归来的祝武辉医生,来感染科隔离病房报到时,穿着冲锋衣,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援疆两年,年轻护士只闻其名不识其人,当他报出名字,说是主动来支援时,隔离区的护士们一下子沸腾了,他可是才从新疆回来几天的人呀。如今,大疫当前,他顾不上同家人朋友相见,整理行装,并做好了长期隔离准备。才下火线,又上战场,没日没夜守着呼吸机的人是他,三楼重症区接听电话的是他,没有电梯,楼下楼下抬送病人检查的也是他。灾难来临,更多的时候会让人手足无措。问他隔离病房里,最触及他灵魂的人是谁,他说就是那几个危重症病人,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但当他俯身查看他们时,他们却总是侧过脸去,艰难地对他说:你离我远一点,当心病毒传染到你……

也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坐在走廊上等着床位的病人,一直咳,CT检查显示双肺都白了。感觉死神就在我身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到病人时,我的腰板一下子就硬了。安抚、帮助、鼓励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结算病人的床位整理和终末消毒。护士余月自问:是什么让我无数次走到他们的身边?是什么让我的脚步如此坚定?是党员父亲对我“勇往直前”的期望;是护士母亲对我“是护士就该坚守”的叮咛!

ICU护士程艳君,三年前本地发生洪灾,她曾丢下不足半岁的儿子,主动请求去现场参与救援;这一次,当新冠病毒疯狂地袭击人类时,她又是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丈夫日常工作繁忙,总希望她把重心放在家庭上。她说:我不愿意看着你后悔,我也不想我后悔,请你尊重我的梦想。我不能再犹豫,因为没有时间让我去等待。我知道自己不够优秀,不管工作和生活是否吃力,我也得拼尽全力。我要为我的孩子树立榜样:他的妈妈是一名护士,是一名无数次战斗在死神面前、竭尽全力地去履行职责,保护病人生命安全的白衣战士!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责任和使命。我庆幸自己终于能像一个战士,在国难当前,走上这样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去同无情的病毒展开殊死的斗争。有一天,当回首往昔时,我会自豪地说:我无悔,在生死面前,曾挺身而出!

《朗读者》里董卿说过: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后的重逢。感谢生命里的遇见,因为遇见你,受你的影响,如今,我终于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坚持、担当、坚韧、顽强、勇敢、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作者:刘惠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