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门外

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区,有一扇漆着深绿色油漆的折叠门。门内,住着6名医生,12名护士,和两层楼房里每个房间都满员的新冠肺炎病人;门外,昔日喧闹的人声早已变得静寂。门内和门外,隔着疾病和健康、渴望和补给。多少个日夜,送药、送饭、送物资,折叠门的开关声,成了门内人与外界相通的唯一见证。

1月15日起,来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发热病人陡增,科室原有的护士人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护理部王云霞主任见此情况,赶紧增派人手,抽调6名护理精英前去支援。其中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23岁。工作有序进行着,每日媒体的各种报道,以及政府采取的多重防范措施,使得科室第一次确诊出3个新冠肺炎病人时,医护群里,还是出了那么一点点的骚动。大家嘴上都没有说什么,但能隐约感觉出那么一丝紧张。血肉之躯,面对生死,谁能不怕?但是,紧张情绪很快就镇定下来,依然各自履行职责。

“来都来了,害怕也是没有用的。”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护士唐雅琴如是说。她在广州工作的父母,只能是春节才回家团聚,而当他们到家,高兴地给宝贝女儿打来电话时,听到的却是女儿已经进驻隔离区,不能回家的消息。母亲匆匆挂断电话,雅琴也流泪了,母女连心,她岂能不知道:母亲一定是忍不住担心和想念,要哭但怕哭出来影响到她,因为这次不能见面,再见就又要等一年了。

眼科护士袁茜,在进入隔离区的第二天,母亲便打来电话,说外婆突发脑溢血昏迷,数告病危,医生让家人随时准备后事。外婆抱养了母亲,含辛茹苦养大她,供她读书,帮她成家,又亲手带大了孙女。生离死别时,作为护士的孙女,就应该去守护、去陪伴、去照顾,哪怕是告别。可疫情就是军情,自古忠孝难两全,瘦小的袁茜,擦干眼泪,重振精神,隐忍着悲痛,像个军人一样,挺起胸膛扑向了战场。但是得知外婆去世时,她还是忍不住躲到角落里痛哭了一回。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从外婆发病到去世,四天的时间,在工作之余,哀伤的袁茜,多少次望着这扇绿漆的大门,真想不顾一切地跑出去,去看一眼亲爱的外婆,跟她说声谢谢您养大了我们!再跟她说一声对不起我们没有照顾好您……单身的小雅琴,多想能走出这扇门,回到父母身边,对一年不见的父母撒撒娇,说说话……

门内是病人,门外是家人,一边是责任,一边是亲情。大疫当前,白衣战士们,做出选择的,永远是不计生死,不惧艰难,用自己的职业良心,去照护着,一个又一个更需要的人。


(作者:刘惠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