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魔”,我们寸步不让!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却关乎生死!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

越是艰险越向前!

疫情当前,孝南区委区政府,科学部署、严密防控,各级各部门众志成城、寸步不让,不断织密防控网,做到排查全覆盖、防控无死角、分诊有秩序,全力投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尽锐出战,排查全覆盖

孝南区层层动员、组织力量,

织密一张疫情防控网。

7名市级干部包保城区四街;

48个市直单位派出129名干部包保43个社区;

81个区直单位选派569名党员干部进驻城区四街和开发区59个社区251个网格,每个社区由1名区直部门班子成员任第一书记,每个网格由2名区直干部包保;

52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直接转岗成203个工作队。

连日来,全区上下尽锐出战。

◆在广场街道晒书台社区,工作人员反复多次进行摸排。凡是武汉返乡人员、返乡途径武汉人员及发热病人,社区网格员都会加上他们的微信,开启“位置共享”,确定其当前所在的位置,确保联系畅通。

工作人员进行摸排中

◆在杨店镇浐川村,3名区防控工作队员,会同2名镇驻村干部、5名村“两委”干部,分片包湾包户。每名干部包保1个湾、70—100户,做到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入户排查登记表”、“武汉返乡人员登记表”、“发热人员跟踪动态信息表”三本台账,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在工作队员的劝说下,该村一律取消“新香”、玩龙灯、广场舞等活动,共关闭棋牌室13家,劝阻红白喜事22件。

黄永安逐门逐户排查宣传

◆在陡岗镇万安村,孝南区城管执法局、区供销社、区自然资源局等三支工作队会同村干部共18人,将15个自然村,分成7个小组,分单元作战,交通管制、信息摸排、防疫消毒、宣传、劝导、体温测量、联防联控等各项工作全部定人、定岗、定目标。

万安村工作人员对行人进行体温测量

◆人员摸排,全在精准二字。

万安村共有1083户4600多人,在武汉工作的村民不少。如何高效、精准掌握武汉返乡人员动态?万安村在每个自然湾选择一名政治可靠、年轻力强、熟悉湾情、沟通能力强的党员作为信息员。王垸是陡岗镇与肖港镇交汇点,王某一家自武汉返乡后,巡查人员多次巡查发现他家大门紧闭,导致信息漏录。后经该村湾信息员报告后,王某等2人才及时补录。短短两天时间,万安村对武汉返乡人员的详细资料全部登记完成。

据统计,孝南区通过组织乡村干部和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员、村医3支队伍,逐村(社区) 逐户开展地毯式排查。截至2月1日,第一轮摸排返乡人员10.75万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6.51万人,第二轮正进行。

“一断三不断”,封控无死角

为了阻断病源,孝南区对已确诊患者所在的楼栋、自然湾进行封闭管理。目前,共封闭小区楼栋99个、自然湾67个,涉及确诊病人148人、疑似病人33人,已解封3处。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其他居民生活不受影响,封闭管理的场所做到“一断三不断”,即阻断病源,医疗救护、生活物资运输、应急管理不断。

◆封闭管理后的生活物资供应,是大家首要关心的一件事。据悉,孝南区已与香润、绿韵、陈四3家农业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定点配送封闭管理的城区住户。乡村则由包保干部集中采购,专人分送封闭管理的农村各户。

陈依坤是陈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一些小区居民被隔离了不能买菜,我就帮忙配送,”自2月2日以来,陈依坤每天要给4个小区100多个住户配送蔬菜,“住户一般通过小区物业统一下单,我们在仓库分好后,统一送到物业”。配送的蔬菜品种很多,货源有采自云梦,也有来自荆州、福建等地。

书院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送去蔬菜等生活物资

◆除了物资需求,被封闭管理住户更需要情绪安抚、心理疏导。在东山头办事处沦河咀村,村民梁明华一家三口作为密切接触者,必须进行居家观察。东山头办事处组派专人代为采购生活物资,送去了体温计,消毒药,酒精,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体温及身体状况,做好及时上报体温。同时,对其一家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梁明华说:“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种时刻,只有党和政府才是老百姓最大的靠山。”

东山头办事处工作人员对梁明华家人进行心理疏导

截至目前,东山头居家观察人员86人,由干部包保定期监测体温、收集采购需求,累计为48户居民采购约1.2万元物资。

精准预判,分诊有秩序

▲“喂,是96120吗?我今天早上测体温37.3,请问怎么办?”

2月6日上午,“96120”电话服务中心接线员阚慧娟接到一位家住新华街的市民卢先生打来的电话。

阚慧娟一边安慰卢先生不要紧张,一边填写《96120信息处置登记表》,交给“96120”处置组。

阚慧娟一边安慰卢先生一边填写登记表

工作人员当即把登记表拍照上传到包括各乡镇街道联络员的“96120”信息处置工作群,并@新华街道联络员。

“96120”电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正在紧张地工作

新华街道联络员在群里回复,卢先生属于书院街道管辖,她已将信息转给书院街联络员。

过了一会儿,联络员回复:社区已上门给卢先生测体温37.1,建议居家观察。

处置组工作人员马上在《96120信息处置登记表》上填写处理结果,处理时间,并录入电脑,备注持续跟踪。

▲家住肖港镇官湖村的冯爹爹情况则要严重些。冯爹爹发烧已4天,2月6日上午测体温38℃。上午9时40分,家人拨打“96120”报告。

“96120”处置组立即将情况反馈给肖港镇政府联络员,镇政府马上通知肖港卫生院安排救护车接病人。

11:05分,救护车赶到家中,将老人接到卫生院。通过预检分诊,老人被送入发热门诊,测体温38.7℃,查血尿常规,拍胸片等,发现肺部有感染迹象。

根据老人曾与确诊病人有接触史,肖港镇卫生院马上将老人收入该院隔离留观点治疗。

▲家住园林路的王婆婆也是拨打“96120”后,按照工作人员建议,就近来到市中医院就诊。

在门诊设置的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测量了她的体温,询问了她的病情以及是否与来自武汉或有过武汉旅行史的人员密切接触等,并详细登记了她的个人信息。

市中医院医务人员询问王婆婆病情

在得知她还在发热后,引导人员把她引领到发热门诊。CT结果提示她的肺部并没有明显阴影。但由于发烧时间过长,医生建议她到广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留观点集中观察。

从这些具体的案例,不难发现,孝南区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已有肺部感染的病人统一留观,确诊病人统一隔离救治。

据悉,全区17 个乡镇共配置接送专车42台,纳入“120”平台统一调配;在4条交通要道上安排4台120急救车,提供相对固定区域服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