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联体建设盘活城市圈医院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向着越来越高、越来越好的方向迈进,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在向高质量转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医保健的需求,国家出台了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健康中国”等一系列好政策。孝感市中医院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借着东风,抓准机遇,果断地开展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为医院的发展插上翅膀。

走出去

孝感市中医院在医改政策和上级卫健部门的引领和指导下,2019年4月,与武汉市第一医院缔结成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从此,中医院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医院组织管理层和医疗骨干到武汉一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省城知名医院,去看、去听、去体会,看创新成果,听发展理念,体会规范化管理体制,分时段预约分诊、无缝隙整体化管理、无解释制度落实等一系列具有实效的经验措施,让人耳目一新。中医院根据自身需求,派遣相应专科的医疗骨干去进修学习,组织临床科室护士长分期分批去进行轮训,把好的东西学回来。

引进来

在走出去的同时,中医院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邀请武汉一医院肾病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脑外科专家,定期到医院开展查房、授课、会诊、手术、融合教学等医疗指导工作,对医院薄弱环节加强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疑难短板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讨论,为医院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的提升与推进,打了强心针和助推剂。 

医院本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提高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初衷,每个星期五聘请武汉一医院专家来院,进行坐诊、查房、授课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援助,从不间断。8至12月份,专家累计查房授课43次,医务人员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不同的科室,只要有空,都去聆听专家的授课和临床指导。神经内科的专家讲课,外科的医务人员赶来参加学习,神经外科的专家授课,内科和急诊科的医生也来学习,会诊也是一样,专家到急诊科会诊,其他科的医生纷纷来听专家对病案的分析,全院上下,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城市医联体工作的推进,不仅仅局限在院内,而且下沉到中医院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10月上旬,武汉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梅俊华与中医院医务人员一起,到中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孝南区西河镇卫生院,为住院病人开展专家义诊、查房活动,受到当地百姓和医务人员的热烈欢迎。有一位处于轻度脑梗恢复期的大爷,情绪焦虑,囔囔着要转院,梅教授与老人亲切地打开话匣子,解开老人焦虑的心结。老人心里非常感激,感叹“在家门口,竟然看上了武汉的大专家!”管床医生与老人的交流顺畅了,老人安下心来做治疗,家人也高兴地笑了。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围着梅教授,仔细听取教授的理论指导和疑问解答,他们建了微信交流群,方便平时在群里随时交流。 

活起来

医联体工作的推进,以点带面,多方位融合发展,多层面拓展创新,给许多病患及家属,带来了卓有成效的就医体验。有一位病情复杂、基础疾病众多的患者,原准备到武汉大医院去做手术,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听说中医院每周有武汉的专家来,就到中医院就医,外一科主任、管床医生与武汉一医院专家认真讨论分析患者的病情、手术指征等事项后,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决定在中医院为患者开展手术,经过专家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和家属无比感谢。 

还有一位肾病患者,通过城市医联体建设通道,很快在武汉一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她感激地说:“医联体,真是方便了老百姓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减少就医压力,疏通就医渠道,真正为百姓考虑,体现出城市医联体建设的宗旨。

在医联体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中医院脑病科卒中中心正在筹备成立之中,武汉一医院专家梅俊华和邵卫到中医院授课查房候,十分欣慰地说:“你们的卒中中心建立起来了,省级重点专科脑病科的发展就更快了呀!”罗鸿卿教授也对中医院肾病科的发展寄予了厚望:“肾病科全面发展的框架搭起来了,夯实很重要!”

面对发展与机遇,中医院顺势而上、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健康服务。城市医联体建设,让城市圈医院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活起来,飞起来。

医联体建设的开展与推进,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产物,是人民健康需求的反映,它凝聚了新时代卫生健康人的心血与汗水,也展现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风貌。


(作者:桂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