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11月15日,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四组,挖掘机正迎着冬日的暖阳忙着清淤挖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袁湖村紧密结合袁少敏“1+X工作法”,从群众期盼的焦点入手,让主题教育的成效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为民行动中。
袁湖村原是出了名的“穷窝子”,该村党支部书记袁少敏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袁少敏工作法”,让群众成为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主角”,引领这个落后村庄渐渐变了样。这里铺上了水泥路,村民们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袁湖村成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百镇千村”示范村。“袁少敏工作法”入选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作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在全国推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袁少敏和他的“1+X”工作法,更有了指引和方向。
他们结合全村39名共产党员各自不同的实际,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开展学习。除了22名骨干党员定期带头领学外,白天外出工作的共产党员,则利用晚上、农闲时开展学习;工作、生活在外的流动党员,则通过微信群里推送的学习链接开展网上学习。
为了广泛、真实地收集村民对该村治理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村干部分为三组对6个村湾开展全覆盖式的走访。走访中发现,池塘淤泥堵塞导致水体黑臭、破损垃圾桶未及时补充等是大家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四组部分村民提出,两口池塘由于多年来淤泥堵塞、村民乱丢垃圾,一到夏天便臭气熏天,环境大打折扣。袁湖村针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很快便制定计划陆续为4口池塘清淤。
此前,袁湖村村民们已组成村务理事会,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监、民事民决、民事民管。同时成立了路灯管理协会、自来水管理协会、环境卫生管理协会等各类专项协会,由村民义务管理这些村级事务。在这次清淤工程中,四组村民张忠铭因为是村务理事,理所当然地具体负责与村民沟通、与工程队对接。
开工不久,有部分村民提出:“原来的池塘只有2米深,现在要挖到三四米深,会不会不安全?”群众有疑问,理事负责协调。张忠铭第一时间走访有疑问的村民,耐心解释道:“池塘深了两米就能多蓄一倍的水,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用水。为了保障安全,大家除了要做好家人的安全提醒工作,村里也会在池塘边设置一些隔离措施。”经过一番耐心解释,大伙儿很快便达成了共识。张忠铭告诉记者:“这个月底,两口池塘将全部完工,环境肯定要比以前好多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