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这些天,在每个乡镇的水稻田里,总可以看见几个头戴草帽、手持脸盆、脸上挂满汗珠的身影,正在弯腰工作,那是区农业局的植保技术员在开展病虫害田间调查。
今年我区水稻种植面积38.1万亩,进入7月份,持续高温干热天气,水稻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水稻当前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螟、纹枯病、稻瘟病。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中等发生;二化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为切实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从7月2日开始,我局组织6名技术骨干,分赴卧龙乡、朋兴乡、肖港镇等12个乡镇20余个村庄开展调查,每周3次、每次调查5-10块田(持续2-3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户外作业,在他们眼里已是“家常便饭”,也造就了一批植保“娘子军”,而这样的调查,要一直持续三个月,贯穿孝感整个最高温的七、八、九月。
或许你会发现,偌大的田块,那几个身影显得格外渺小,又格外醒目。田间干活的农民早已回家,而他们还在默默地埋头分析着、调查着,他们说,以前下乡时,农民朋友有时会跟他们交流,会让他们帮忙看自己田里庄稼情况,他们会很耐心地指导,但现在那样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在田间忙碌地做自己该做的工作。
彭秀红,女,40岁,从事植保工作18年,长期在一线工作,近期下乡调查她一次没落下,这个月曾连续5天下田,她说:“说不苦,那是假话,田间病虫情调查采用‘五点取样’,不是只在田边看看,而是要深入田中央,在水稻田行走,深一脚,浅一脚,泥泞难行,很费体力,半人高稻叶刮得肉疼,下面水汽蒸,上面烈日晒。”工作越久困惑也随之而来,她接着说:“今年我们已发布《孝南植保》11期,每次均会及时发送到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区农业局网站《农情信息》和《农技推广》栏目也在不定时更新,以便农户掌握最新的指导技术,但农民对我们的工作关注度并不高。”她分析说,一则因为种田的均为年过六十的年长者对电脑不擅长,不能获取网上的信息,二则因为他们对庄稼是否该打药防病虫并不关心,农田种植呈“散养”模式。一农户向他们反馈说:“建议你们通过农村的广播电台广播,让我们及时掌握信息”。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应该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蓝天白云,青青稻田,定格他们最美的瞬间,高温烈日下的坚守,只为那“稻花香里说丰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