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高热 减少农业损失

我区入梅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暴雨袭击,现在气候又急转成高温干热风模式,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十天,最高温度可能维持在35℃以上,并伴有干热风。早中稻、玉米、棉花、蔬菜等在田作物极有可能遭遇高温热害。为了防止高温干旱灾害,针对主要在田农作物,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早中稻和再生稻。目前,早稻正处于灌浆结实期,中稻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也是中稻对温度极为敏感的时期。水稻这个时期遇到高温低湿天气就会产生高温热害,会导致结实率下降,空壳增多而减产。因此当前一是早稻和再生稻要田间保持浅水湿润,中稻要抓好田间深水灌溉,保持6~10厘米水层,降低田间温度,减轻高温热害;二是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三是抓好根外喷施,用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外加喷施叶面营养液肥,以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四是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倡将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稻瘟病的药剂与叶面肥调配到一起进行喷施,以减轻劳动强度,同时控制病虫危害、避免高温热害。

二、棉花。棉花及时追施花铃肥,搞好叶面补肥,谨防早衰,对没有封行的棉田,要用秸秆覆盖裸露的土壤,以利于保墒调温。同时加强棉花红蜘蛛、棉铃虫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三、玉米。在抽穗开花期,遭受高温危害,可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而减产,具体表现为秃顶、缺粒、缺行甚至无果穗而减产。防治方法一是进行辅助授粉,在高温干旱期间,可采用竹竿赶粉,增加选择授粉受精的机会,减少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二是根外喷肥,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于玉米破口期、抽穗期、灌浆期连续进行多次喷雾,降温增湿,提供必须的水分及养分,提高籽粒饱满度。

四、蔬菜。蔬菜处在换茬季节,在生产上一是抓紧采摘上市;二是要选种耐热耐旱蔬菜品种,培育壮苗;三是设施蔬菜生产上要采取“两网一膜” (即遮阳网、防虫网和棚顶薄膜覆盖)覆盖措施,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提高抗灾能力;四是及时中耕除草、畦面覆盖和追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杂草争肥争水,促进发苗。五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