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了多年的乔迁梦

5月2日,孝南区书院街城西社区的拆迁现场,机器轰鸣,一片繁忙。

“以前就是住在这里。”城西社区居民雷双林指着已被推平的空地,为记者讲述他与拆迁的故事。

今年50岁的雷双林,18岁入伍,参加过对越反击战,退伍后成为孝南区建设局二级单位房产综合经销公司的一员。下岗后,他做过买卖、开过公司,生活还算过得去。

拆迁之前,雷双林一家三口住在公司的商住楼里。80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见证了雷双林一家23年的幸福生活。

然而,下水道堵塞、卫生条件差、楼下建材市场灰尘大……雷双林和邻居一样饱受环境“脏乱差”带来的苦恼,一直盼着拆迁。

今年春节回家,社区干部和房屋征收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入户调查,让雷双林多年的拆迁愿望有了盼头。“去年刚花10万元装修房子,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是,想到期盼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我们都支持。”雷双林说。

为了便于完成拆迁,春节后雷双林让爱人一人去北京忙事业,自己留在家里,专心办理拆迁事宜。

4月18日,在房屋征收指挥部,雷双林签下了征迁合同,老澴河城西安置房选房表上6号楼1504号贴上了小红旗,雷双林多年的拆迁愿望终于落地。

“按照每平方米每月9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了18个月的过渡费,还有1.6万元的奖励,加上搬迁费2000元,补偿了3万多元。”雷双林算了一笔账。

最让雷双林满意的,就是原地拆、原地建。“还是生活在熟悉的地方,步梯房成了电梯房,西边是生态公园,南边是老澴河,以后就能舒舒服服地在这里养老了。”他指着户型模型笑着介绍,已经工作的儿子要结婚,家人商量,加了6万元,调换了三房两厅的大户型。

“按照规划,两年后就能住新房了。”雷双林言语中充满期待。他说,过几天,准备去北京继续忙生意了,合同签了,房子拆了,去北京也能安心了。


(作者:赵彩云 黄丽瑾 陆新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