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五管齐下活水来-------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助推精准扶贫侧记

  

农民在新建的蔬菜大棚劳作

宏盛湖羊基地

“这是公司发你这个月1800块钱的工资,你点一点,还有你上次患病二次报销的钱下来了,一共四万多,打到你新农合账户上了,你去银行查一下到账没有”。陡岗镇孙桥村村书记刘双胜来到贫困村民杨云财家走访,“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再加上公司在村里搞的这些大棚,要不然我这个坎还真迈不过去”,杨云财拿到工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陡岗镇孙桥村村民杨云财身患淋巴癌,由于发现较早,治疗及时,目前病情稳定,正处恢复期,前期治病已经花费了17万元,通过新农合和二次报销,为他报销了10余万元,但是每个月一千余元的的药费仍然是沉重的负担,村里为他办理了低保和大病救助,因为没有收入,依然捉襟见肘,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像其他村民一样进城务工,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在全市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非公有制企业孝感市福良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动与孙桥村接洽,双方因地制宜,深入合作,成功流转该村土地200亩,一期建成标准蔬菜大棚80间,创新推行“示范园+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为孙桥村开创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村书记刘双胜介绍,目前该处示范园大棚为全钢构,每个投资约20万元,可实现四季恒温,主要用于育苗。基地为普通大棚,主要种植蔬菜,以青椒为例,每年可种植两季,每季亩产8000斤左右,收购价为2元,2月份下种,6月即可上市,合作社直接对接市场,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签约销售,高峰期食堂每天需青椒2000斤,供不应求。公司雇佣孙桥村及周边村民近50人,指导他们从事采摘、浇灌、除草等工作,这些村民一半以上和杨云财一样是贫困户,不少打工者年纪偏大、身体残疾,还有几名是智障者,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岗位,但在这里都能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工资每天100元,农忙时每人每月可领到3000元左右,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赚钱,仅工资收入一项,每年人均增收可达18000元。

目前,该公司已示范带动周边467户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带动种植面积1250亩。由于该公司管理先进、技术成熟、资源辐射全国,订单作业,免去了农民单打独斗带来的市场风险,孙桥村精品蔬菜基地里的胡萝卜、莴苣等时令蔬菜,进入市场,产销两旺,在福良山的带领下,孙桥村在全区第一批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孙桥村与福良山联姻走产业扶贫的路子是非公有制企业助推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区扶贫办、区回归办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充分利用企业在管理、技术和资源上的优势,以共赢为目的,主要采取兴办实业、产业带动、土地租赁、资助捐赠、股份合作五种模式,帮助贫困村、户脱贫致富。

兴办实业助就业。企业在贫困村直接兴办实业,吸纳就业,从而达到村和村民直接收益。孝南区渡口村位于城郊,随着城市发展,土地大量被征用,村民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孝感市力泰电子有限公司在该村兴办实业,以企业当作帮扶平台,吸纳当地村民就业,同时辐射全区,先后安排300余名下岗贫困职工进厂工作,包括80名女工,其中残疾人140人,聋哑人占近60%,职工平均工资达到了2500元左右, 2014年,公司投入196万元购买了所有职工保险(五险一金),公司兴办实业,积极扶贫济困,努力回报社会,全村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村民和村集体也从中收益。

产业带动促发展。企业利用贫困村的资源,因地制宜投资产业,实现村企共同发展。湖北华庆置业有限公司、湖北乾坤集团分别投资30万元、50万元用于祝站镇河界村购置蔬菜大棚200个,实行“公司+农户”模式,企业与农户直接签定种养和收购合同,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实现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有效解决了农民无钱投资建棚和市场波动风险大的问题。2015年全村户均蔬菜收入3.5万元。孝感舒氏(集团)有限公司与驻村单位一起筹措资金近40万元,帮助肖港镇群爱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收入增加3-4万元。

土地租赁活资源。企业利用贫困村的土地资源,以租赁的形式在贫困村兴办企业,通过给村、农户租金实现村、农户和企业共同发展。湖北金卉花木有限公司流转朱湖四汊生产队贫困户土地,兴办了500亩苗木花卉基地,优先安排贫困户群众在基地打工,使全队贫困户享有土地流转收益、就近打工的收入。2016年全队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4万元。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在朝阳村流转土地近1000亩用于种植优质稻,每年村集体收入可增加近10万元,打工贫困户年收入增加近1万元。

捐款资助彰形象。企业用资金、物资捐助贫困村,既彰显了企业形象,履行了社会义务,也宣传了企业品牌,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2015年全区15家非公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公益捐赠活动,捐赠帮扶资金418万元用于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湖北保丽集团向祝站镇土门村和巴河店村捐款30万元,用于村级农田灌溉改造和环境卫生整治及贫困家庭的帮扶。今年5月份,恒安集团孝感分公司向卧龙乡白龙村、群丰村捐赠200万元修建村办公场所及基础设施建设。

股资合作求共赢。企业和所在村选准合作项目,村集体以资产入股,共同兴办企业,风险共担,利益按股分红。湖北楚燕劳务公司与杨店镇木龙村结对共建,村以资金入股,将捐赠所得的20万元投入企业运营,每年分得股金4万元,不但促进了公司发展,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西河镇胡砦村注册成立“全攀茶叶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50亩,投资30万元,由全攀公司承包管理,2017年以后每年向村集体上交5万元利润分红,解决就业30人。宏盛湖羊基地为贫困户圈养100只湖羊,由公司代为饲养,年底给贫困户分红。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41家非公企业与全区36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开展结对合作,先后投入资金784万元,帮助贫困群众就业565人,为贫困村、户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环境整治和就学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援助,做到让环境美化到村头,让危房改造到户头,让贫苦学生有盼头,截止2016年6月,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全区6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14个贫困村率先脱贫出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非公有制企业在全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瞄准一、二、三产业,四面出击,“五管齐下”,“输血”有力,“造血”有方,弥补了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盲点和痛点,既壮大了企业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地方增产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为地方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达到了多方共赢。(责任编辑:王艳)

(作者:鲁仕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