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明确“五大重点”扎实推进2018年工作

一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强化政治引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党建基础。推行党建工作“两个清单”,落实“两个责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实干实绩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科学性、精准度、公信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正风肃纪。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作风整顿,更大力度纠治“四风”问题。强化反腐倡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运用“四种形态”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强化机关管理。做好机关政务运转工作,对重点工作推行“五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制,做好信访、安全、计生、消防、保密等工作,发挥离退休干部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财政政策研究和信息宣传。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壮大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底盘。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围绕水利、交通、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保障补短板“十大工程”资金需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目录清单制度。推进“两资一促”。会同有关部门力争获取中省项目资金更大份额。用好企业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资金,推进“政银企”对接。加大支工项目资金投入,充分运用产业发展基金,继续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加大财政科技资金统筹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就地产业化。支持“双创”基地和孵化器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基地建设,支持推进“质量强区”和商标品牌战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功能。探索PPP模式的实现路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强化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加大政府外贷管理,拓宽贷款资金合作渠道。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扩大粮食收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支持“四好”公路建设,推进现代流通和服务业发展。深化农业综合开发,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运行机制,落实村级组织经费运转保障机制。

三是以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为重心,做实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全力组织收入,确保实现目标。压实征管责任,完善激励机制,挖掘增收潜力。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强化国有资本经营的监管,建立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机制。规范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基金征管,保障实现各项社保基金征收目标。加强支出管控,规范预算执行。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依法编制政府预算,细化编制部门预算,强化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控调整事项,硬化预算约束。健全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预算执行机制和动态监控机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优化财政资金审批拨付流程,确保各项资金安全及时拨付。

四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兜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底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健全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落实贫因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推动教育脱贫。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及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支持实施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社会保障投入政策。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等财政投入政策。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发展。支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繁荣文艺创作。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加快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统筹使用,创新工程建设进度、资金使用进度与财政专项资金拨付额度挂钩约束机制,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动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支撑。清理盘活存量资金,用好用活沉淀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区直部门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整改机制。完善国有资产配置、出租、处置管理制度,完善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维修基金管理办法。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制定全区公立医院改革经费补助方案。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依法公开政府预决算信息、部门预决算信息和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提高政府采购政策执行力。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困难乡镇的财政保障能力。加强政府债务清理化解和管控力度,有效防范债务风险。(责任编辑:胡林刚)

(作者:刘招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