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无情,人间有爱。向残疾人伸出援手,牵着他们走过人生的沟沟坎坎,让阳光与他们同行,让蓝天与他们同在。如今在孝南区,关心关爱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气已然形成。
强基础,建机制,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该区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免交个人部分60万元,农村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政府代交个人部分37万元,城镇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政府代交个人部分10万元,有效促进了残疾人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
完善工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政府实事工程,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支持、残疾人参与的工作机制。
完善基础数据,按要求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5年来,该区累计核发残疾人证19458个,为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障、生活救助、福利待遇等优惠政策提供必备条件。
强队伍,树形象,强化组织自身建设
该区加强残联素质建设,残联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锤炼,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群众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联系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意识更加牢固,精神状态得到进一步振奋,廉洁自律得到进一步加强,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近年来,该区陆续投入13万元,持续推进残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专门办公室、有网络建设的要求,提标升级全区乡镇基层组织,落实相关待遇,配备配齐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成立村(社区)残疾人协会,残疾人组织、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进一步实现了在基层的“三个活跃”,基层残联组织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加强数据动态更新,争取调查经费7.05万元,累计调查18569人,入户调查16566人、电话调查1248人,入户率达93.14%;其中查无此人50人、已搬迁55人、空挂户56人、外出29人、死亡注销565人。
破难题,广覆盖,发展康复医疗工作
孝南区持续推进康复机构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网络建设,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对社区康复机构进行了规范化建设,19名康复指导医生、17名康复协调员活跃在基层康复第一线。
持续推进儿童康复工程,扎实开展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七彩梦计划”,目前已累计完成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72人次,发放救助对象补贴103.6万元,成功治愈脑瘫儿童12名。
持续推进重点康复工作,依托市区医疗机构,对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复明手术;建立孝南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中心,为残疾人发放器具;坚持对精神病患者、听力障碍者、肢体残疾者提供各类康复治疗。5年来,免费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168例,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416件,免费发放助听器38人,安装假肢49人,为72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为486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基本用药免费服药救助。
为民生,解民忧,加大基本保障服务
孝南区做实残疾人救助,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近5年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7195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0980人次,发放补贴资金近2917万元。
做实残疾人教育,协助孝感市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采取一系列助学保障措施,帮助残疾儿童入学就读,孝南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步上升,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86人,已入学172人,入学率达92%。
做实残疾人就业,累计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00余万元;全区兴办福利企业16个,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383人;持续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组织视力残疾人参加湖北省按摩资格考试,20名残疾人取得按摩师资格,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8196人次,介绍残疾人就业165名,投入资金3万元扶持“双百工程”农家小店主和集镇小老板6名。
孝南关心关怀残疾人的举措,不仅得到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认可,也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先后获得全省残情大调查先进集体、全省残联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