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孝南区编办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认真学习讨论党的十九大精神,孝南区编办党组书记、主任张承玉参加学习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精神,与做好当前全区机构编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打造活力编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事情办活、办好,确保编办工作和编办干部行稳致远;通过打造创新编办,开拓创新,深谋实干,编办干部既要做实干家,又要做宣传家,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通过打造智慧编办,提质增效,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高效率、快节奏,积极主动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办快事。下一步孝南区编办将以打造“三个编办”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主业抓改革,强化服务树形象,创新管理激活力,压担加码炼队伍,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水平。
会议要求,全办上下要统一思想,以打造“三个编办”统领机构编制各项工作。面对深化改革、严控编制、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多重压力,孝南区编办要积极适应机构编制工作新常态,从充分发挥行政体制改革主阵地作用和持续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水平出发,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全办上下要注重实效,以打造“三个编办”扎实开展机构编制工作。一是要站位一线,主动承担行政体制改革重任,紧紧抓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简政放权的“牛鼻子”,对全区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清理。进一步完善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编制公布工作,为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政府奠定坚实基础。按照“五化”要求,认真做好2018年度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各项工作,力争创造几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孝南经验。确保重点工作如期完成。二是采取“内部优化整合、编办通盘考虑、编委审核把关”等手段,调整优化各类编制资源,确保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民生领域和重点领域倾斜,保证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确保重点需求保障有力。三是建议区编委尽快出台孝南区关于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厘清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严格落实“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有增有减、增减平衡”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三不增”,即凡上级没有明确要求设立机构的不增,不是必须增加的不增,单位有一定空编、有动态调整空间的不增。确保日常管理规范有序。四是针对编办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热点难点多等实际情况,采取“一岗多责、一人多用、灵活机动、多方协作”等手段,实时动态调整人力部署。突出“选项立项、规划实施、组织推进、跟踪督导、评估结项”等重点环节,对机构编制理论研究和重点工作实施“课题+项目”管理方式,推动学习研究和机构编制重点工作有效推进,力争区编办工作在全区有特色、有影响。建立领导深入科室坐班制度,主要领导每月到科室坐班不少于1天,分管领导每周到分管科室坐班不少于2天,参与科室重大工作,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完善机构编制事项事前沟通、机构编制重点工作督办问责等工作制度,从工作程序、工作推进、问题协调和激励问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范。确保机关运转内生动力。
全办上下要持续求进,以机构编制工作新成效,不断丰富“三个编办”内涵。一是担当新使命,增强主动性。“编办也是改革主战场”。要认真贯彻上级改革部署,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变“要我怎么做”为“我该怎么做”,立足孝南实际,聚焦关键领域,梳理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主线任务,拿出顺应发展、经得起考验的方案举措,积极主动,顺势而为,确保行各项工作扎实有序。 二是适应新常态,当好主力军。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夯实全体同志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引领全体同志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持续增强全体同志的工作本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编办良好形象,为当好改革主力军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直面新挑战,打好主动仗。转变职能也好,简政放权也好,说到底都是对公共权力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和挑战。下一步,编办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瞄准既定目标,保持工作定力,直面挑战,主动作为。按照“两个清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要求,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按照依法行政要求,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的法定化;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总要求,推进管理创新,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服务孝南发展大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