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孝南区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内监督落到实处,切实开展基层巡察工作,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效补齐了基层党内监督的短板,把党的纪律宣传到基层、落实到基层。一曲基层巡察的“正气歌”在全区唱响。
谱好曲调,齐唱“开门红”
县级巡察工作怎么开展?需要多少人?刚上任的区委巡察办主任陈九英一时还有些无从下手,于是开始向外地取经。
“目前,你们办公场所共有几间?共占地多少平方米?核定行政编制多少人?设有几个巡察组?车辆是如何配备的?”考察团成员向咸安区巡察办主任问到。2016年底,考察组一行5人,赴宜昌、荆门、黄冈、咸宁等地就县级巡察工作进行学习考察。
随后,巡察办办公场所选定、人员调配、经费划拨、成立党组织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陆续落实到位,并于2017年3月正式挂牌运行。目前,该区巡察办共有办公室8间,办公面积约260平方米。投资80余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和装修,花费20余万元添置电梯一部方便办公;投资35余万元添置全新的办公桌椅、办公电脑和空调等办公设备。拨30余万元做巡察专项经费,并将巡察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专项预算。成立党支部及临时党小组,丰富党内生活;制定区委巡察工作机构日常管理制度,为我区巡察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巡察办刚一成立,就开展了第一轮巡察工作,对区林业局、区供销社、区住房保障局开展巡察。
第一轮巡察工作结束后,如何唱好巡察整改这“后半章节”,区委书记袁华江有新的思考,要搞“大合唱”,增强巡察效果。
2017年5月23日,该区召开区委首轮巡察情况反馈会。区委书记出席会议,参加对象除了三家单位的机关干部外,还扩大到分管三家单位的副区长,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组织委员,区纪委派驻(出)机构负责人。反馈会直接点出问题,切实扩大了巡察的震慑效应。目前,首轮巡察反馈的69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毕,移交的28条问题线索全部办结,实现了“开门红”。
党建引领,共奏“主旋律”
“听了十九大报告,很受鼓舞,我们要加油干,确保巡出成效。”十九大召开期间,各巡察组临时党小组及时组织观看直播,并通过微信群开展讨论。“我们要全面系统学习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更好发挥巡视利剑作用”8月3日,巡察办党支部和各巡察组临时党小组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新精神新要求。这样的活动,每月都定期开展。
该区区委巡察办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巡察工作的“根”和“魂”,充分发挥党建在巡察工作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任务,深化党性教育,强化队伍建设等举措,使党建工作和巡察工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将党组织的战斗力转化成为巡察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熟悉政策掌握尺度,力求找准方向不走弯路,提高巡察工作效率。”9月8日,巡察办专门组织培训,第二巡察组联络员黎文兵结合前期巡察工作情况,以《关于巡察工作的基本流程及操作要点》为题,从巡察工作的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 、整改、归档共七个环节进行讲解。
思想强了,本领也要硬。该区区委巡察办经常性开展集中培训和业务指导,使巡察干部明确工作职责、找准目标定位,进一步领会巡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去除杂音,唱响“正气歌”
“这个同志上班打卡记录中从未出现,怎么财务账目显示每个月的工资还在全额发放?”3月23日,第一巡察组组长程俊清在进驻巡察期间向财务人员了解情况。巡察发现该单位“吃空饷”涉及金额合计13.4万元,巡察组坚持边巡边改,责令“吃空饷”人员回单位上班或辞退并接受组织有关处理,形成了强大震慑。
该区区委巡察办坚持政治巡察,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使巡察真正成为查找问题的“专家会诊”,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检验”,对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综合考评”,发挥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开创了巡察工作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两轮巡察共发现问题118个,移交问题线索40件,已立案6人,分别给予4名正科级干部和2名副科级干部纪律处分。
日前,该区第三轮巡察已接近尾声,巡察全覆盖开局良好。这曲正气歌还在不断唱响,声浪将越来越高。(责任编辑:冯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