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粮食局立足“五新”保“粮心”

区粮食局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五新”推进“粮安工程”五大体系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了粮食收储安全和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安全粮”。

一、抓履职,强执法,行业管理有新举措。一是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责任制,交好“首考”答卷。区粮食局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协调财政、农业、国土等20多个涉粮部门,把考核要求细化到日常工作中,注重痕迹化、精细化管理,撰写自查报告和汇报材料,切实做到以查促改。二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实行联合监管,定期巡查,上半年2次随机抽取样品送省市质检站检测,保证国家库存粮食品质安全。坚持依法行政,根据省粮食局、省财政厅查实春晖公司库存数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区粮食局成立专班,督促春晖米业及时将稻谷库存补库到位。三是开展“四个专项治理”。区粮食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4个工作专班,对相关粮食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做到以查促改、以查促管。

二、抓收储,稳粮仓,落实国家粮食政策有新办法。一是落实“三到位”收购政策,入库区级储备200万公斤。粮食局组织和督促相关收购企业,在2017年夏粮收购中做到仓容、资金、培训“三到位”,全区共收购1175万公斤新产小麦,其中孝南区粮油储备有限公司落实新增区级储备小麦200万公斤。二是确保储粮安全。在4月的春季普查中,对全区1.235亿公斤存粮进行“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认真检查,结果显示,存粮数量真实、账目清楚、补贴到位、轮换及时、管理规范、储粮安全。

三、抓改革,推创新,企业发展有新契机。一是扎实推进军供体制改革。根据省粮食局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实行管供分离,将军供站(点)纳入一县一企改革,实行企业化管理,对现有员工根据经营绩效和考勤等,重新制定收入标准,切实做到收入与效益挂钩。将军粮供应站与孝南区粮油储备公司、孝南区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共同组建股份公司,实行3块牌子、2套班子的体制机制改革。二是稳步推进中心粮库改革。实行现代企业管理,依据《公司法》成立了董事会,依法遴选国有企业负责人,充分体现了出资人的意志。完善了绩效管理办法,实行以销定储,以岗定人,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推进储备粮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区级战略储备粮经营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储备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利益联接和风险管控机制,保证了区级储备粮常储常新。

四、抓质量,接地气,“放心粮油”管理有新招数。学习借鉴黄石、阳新、汉川等地放心粮油创新管理经验,与民营企业“湖北立峰荆楚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将我区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18家“放心粮油”连锁店委托对方负责管理,植入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管理理念。争创“放心粮油”经营渠道更畅通,经营品质更优良,经营信誉更过硬,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粮、孝感粮、安全粮”。

五、抓品牌,去库存,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新进展。一是打造精品名牌。香润公司推广“黄毛粘”有机稻500余亩,托管了朱湖农场“珍珠糯”3500余亩,今年与孝感爽露爽、神霖米酒2个企业签订了价值1000余万元的糯米供销合同,神霖米酒公司独家打造神霖牌“吴稻长有机麻糖”、“吴稻长有机米酒”品牌,擦亮孝感麻糖米酒名片。今年发展虾稻共养试点面积250亩,提升“三农”经营水平。二是千方百计搞好粮食“去库存”。三汊、肖港、春晖等企业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盘活存量,推动库存时间较长政策性粮食的销售,3个企业上半年“去库存”粮食3021.4万公斤,其中三汊366.9万公斤,肖港434.8万公斤,国有粮库513.3万公斤,春晖1706.4万公斤。三是打好科技牌。孝感市伟业春晖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将碎米粉、小麦粉、玉米粉及荞麦粉等五谷杂粮科学混搭研制出了“复合营养米”新产品,配套了年产1万吨的设计能力设施。生龙米酒等企业推出“米酿酸乳”系列。湖北生龙清米酒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开发出了保质期可达1年的糍粑类产品,产品附加值大大增加。

(作者:李自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