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2017“最美孝南人”候选人之二十巧手刻出五彩斑斓——记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池福新

6月的一个中午,骄阳透过窗棂,洒下一片斑驳。在孝南剪纸研究所,池福新正沉浸在他的雕刻世界里,一把小刻刀在他粗糙的大手中小心地游走,下刀顺、行刀匀,动作如形云流水,酣畅自如。

池福新工作室俨然是剪纸展览馆:桌上放的,墙上挂的,花鸟虫鱼、风景名胜、十二生肖、历史人物、公仆形象,从壁挂,到剪纸画册,到横轴、挂轴……琳琅满目。可是很难想像,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产品是在一张简易的塑料泡沫工作台,一个自己熬制的蜡盘,一把自制的小刀,两块小磨刀石这样简陋的工作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一辈子的坚守,源自一个“痴”字

艺术的萌芽,源自家传。

池福新的祖母、母亲都是民间剪纸艺人,以剪花鸟虫鱼及枕头巾、鞋花、帽花见长,哥哥从事油画、烙画,也兼做雕花剪纸。池福新常常趁母亲不注意,调皮地在那些图案上“捣蛋”一把。耳濡目染其间,池福新痴迷上了剪纸的神奇艺术魅力。痴迷的种子在池福新的身上慢慢发芽,以致他在干任何一件工作时,都将剪纸艺术运用其中。上世纪70年代,池福新当电影放映员,每次放电影时,他都将宣传标语镂刻成幻灯片,用幻灯机投放在屏幕上。80年代,他当基层文化站站长。宣传橱窗的花边、演出舞台的背景,在他的刻刀下,镂刻得生动、鲜活,深受群众喜爱。

90年代,雕花剪纸艺术逐渐被重视,池福新被调到孝南图书馆,并有幸被第一批选为专业从事剪纸的工作人员。当时,被选中的有十几个人,不到半年,大部分人被枯燥乏味的工作吓跑了。在成立孝南剪纸研究所初期,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所只有池福新一个人,他并没有因缺少帮手而受到影响,而是如饥似渴地投身到雕花剪纸艺术中。

“做我们这一行,得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清贫。”池福新说,“在剪纸艺术世界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为了挖掘雕花剪纸的艺术宝藏,更好地传承艺术,池福新在工作之余,赴孝南毛陈、肖港、朋兴,孝昌小河等地搜集民间剪纸花样及手工熏稿,并按年代及风格进行归档整理,编纂出版《孝感雕花剪纸》画册五辑。正是因为他这一突出贡献,孝感剪纸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池福新虽然退休了,并没有放弃对剪纸艺术的痴迷。他愉快地接受了剪纸研究所的邀请,担任特别顾问。每天早出晚归,累了,伸伸腰,捶捶背,眺目远方;困了,一杯清茶,提神解乏。“一张张单调乏味的图纸,在你的手中,变成一张张鲜活的立体图案,内涵丰富了,寓意深刻了,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工作。”谈到雕花剪纸,池福新总是兴致盎然。正是因为这份执着,池福新先后二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金、银、铜奖,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孝感市文化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汲取时代营养,只求刀下散芬芳

艺术的生命,源自创新。

池福新认为,剪纸绝不是简单、重复和单调的镂刻,而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创意艺术,一份精美的剪纸作品需要艺术设计与构思。

剪纸作品先要在纸上画出图案,再与宣纸一起装订起来,在蜡盘上进行雕刻加工,作品出来之后,再进行装裱。“图案的设计最为关键,既要有美感,更要传达出思想,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池福新说。

当前,围绕“两学一做”、党风廉政建设、学《党章》《党纪》、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等主题,池福新推出系列剪纸作品。在池福新工作室里,挂着一幅“梅兰竹菊”四君子剪纸作品,分开四幅,联而成体:梅花簇拥怒放,兰叶细而扁长,有两鸟分停其间,作互望状;竹子挺直修长,竹节鼓而分明;菊花似流芳香,引来蝴蝶吸附其上。整幅作品秀丽洒脱,疏而有致,静中有动,物显生机,鸟生活力。“作品的成功,在于设计上运用了黄金分割法,延伸拓展了‘四君子’的传统内涵,切合廉政建设主题。” 池福新介绍。

为了构思一幅好作品,池福新经常冥思苦想,有时甚至十几天不出门。他还每年都参加全国、全省、孝感艺术比赛活动,与各类艺术大师切磋交流,借鉴绘画、设计,以及其它剪纸门派等艺术成果,转益多师是吾师。

2015年,张家口面向全国征集“剪彩冰雪、热盼冬奥”剪纸征集活动。为突显“迎奥运”这一主题,池福新广泛搜集资料,巧妙地运用 古代绘画技法,将剪纸设计成横轴,图案设计成奔跑的时代列车,彰显冬奥会发展历史和中国人民对冬奥的企盼之情。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艺术只有紧贴时代发展,才能勃发生机。”池福新说,“我愿在时代发展中汲取营养,推动艺术创新,洒下一片芬芳。”

甘于奉献,推动剪纸发扬光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走出“深闺”,走进寻常百姓,才能发扬光大。

在池福新周围,聚集着一群剪纸爱好者。池福新负责组织图案设计,还免费开展培训。其他爱好者负责雕刻、装裱。“每年还可为雕刻爱好者带来一万多元的创收。”池福新说。为打造老中青三代创作团队,池福新在退休后,考虑到研究所雕刻爱好者年龄偏大,极力劝说在孝南区文化馆工作的女儿到孝感雕花剪纸研究专门从事剪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雕刻设计。剪纸研究所创作、设计、雕刻队伍稳定。池福新还注重新苗子的培养。目前,雕花剪纸研究所已经在孝南区三里社区、车站社区、城西社区等地设立了培训基地。在学生放假、社区重大活动期间,池福新总要带着剪纸艺人现场献艺,送去剪纸制作工具,指导剪纸爱好群众创作,挖掘培养传承人。6月10日,端午节。池福新来到孝南区车站社区,辅导学生练习剪纸艺术。“右手握刀雕刻时,左手食指要跟着走,不然会影响线条流畅。” 池福新慢慢辅导,“腰坐直,背要挺,不然会成驼背的。”小朋友们在池福新的指点下,有模有样地学着雕刻。

池福新还积极参与各种大型展示活动,介绍、展示雕花剪纸,推动其走向世界。他先后代表孝感,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城市展示、CCTV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等大型活动,现场创作《槐荫记》等剪纸作品,展示孝感雕花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2010年,他作为孝感雕花剪纸项目传承人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进行为期一周的现场展演、展示活动,引起了巨大轰动,让世界了解孝感雕花剪纸,提升了孝感雕花剪纸知名度、美誉度。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在韩国首尔参加中韩文化交流会,现场展演展示孝感雕花剪纸。2017年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在俄罗斯、波兰举办的中俄文化传媒周活动,在圣彼得堡、波兰华沙两地对当地剪纸爱好者进行了现场教授,让他们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艺术魅力。2017年9月23日,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池福新历时两年精心创作的长达30余米、展现湖北省106项非遗的雕花剪纸长卷问世,该卷用剪纸的形式全面地展现了湖北省内的各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大家呈现了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文化成果。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作为文化瑰宝,是孝感的,更是全人类的。我愿为剪纸艺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一点贡献。”池福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