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港镇堰边村是孝南区非建档立卡贫困村,现有耕地1680亩,辖5个自然湾9个村民小组,共445户 1980人。全村没有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缺乏。过去在垃圾治理上,受资金限制,搞得不彻底,尤其是治理后没有长效保洁,村湾环境依然脏乱差,湾边沟塘到处是垃圾,有的小塘堰垃圾填满,狗衔垃圾满湾跑,猪场污水粪便乱排,天气一热,臭气冲天、蚊虫肆虐,村湾形象差,群众意见大。今年来,堰边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利用中凯新能源项目征地补偿款,以井头胡湾为试点,狠抓农村垃圾治理,探索出了“村级主导、名人带动、农户参与、长效管理”的“堰边模式”,村湾垃圾得到彻底整治,塘清路平沟通,垃圾入桶入池,广场平整硬化,环境整洁清爽。
改造怎么办,群众自主决策
垃圾治理宣传栏
垃圾治理是好事,好事办好不容易。村里有顾虑,怕群众不理解不参与,出了钱落不到好;农户有担心,怕村里搞面子形象工程,热闹不几天又还了原。对此,该村名人胡春明建议打开天窗说亮话,村里的事情村里群众自己做主。一是农户自己议。以组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房头选出5-8名德高望重、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的村民组成保洁委员会,与村一起商议决策垃圾治理。初步方案确定后,为打消农户顾虑,胡春明主动请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回到村里与村和保洁委员会人员一起,挨家挨户讲清情况,征求意见,由村和保洁委员会根据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一致同意后,由村里按照方案实施。由于垃圾怎么治,农户说了算,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二是项目自己定。针对通湾道路硬化等“大头”项目过去已经建设,一致决定结合现在的实际,以“简单实用、保持原貌、节约投入”的原则,实施治理。①对以前的遗留垃圾,一次性全部彻底运走。②对漂浮垃圾、水草及沟塘淤泥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做好护坡,治污与蓄水并重。③过去垃圾池又矮又小,破损严重,加之建在塘边,用不了几天垃圾成堆,还污染水源。由村里建设一个60平方米、1.6米高并带有铁门的垃圾中转池,既防止猫狗、家禽入内,又美观实用、方便清运。④以前的垃圾桶不仅小,而且没有轮子、外壳是生胶的不经用,统一由村里到江苏厂家购买带带轮子的大号熟胶垃圾桶,既质量好、价格低,又方便移运。⑤湾里没有活动广场,办个大小事都没有场地,实施大小2个广场建设,并对少数断头路进行硬化。⑥对4个养猪场的粪便排放进行标准化治理。三是工程自己建。为了避免工程甩手承包给别人、多花冤枉钱,村和保洁委员会精打细算,所有工程都由湾里人自己搞,像平整场地、拌灰和沙等,平常就由村民义务投劳。其中,建成面积分别为800和450平方米的一大一小2个广场,仅花费8万元,比其他地方少了10几万。沟塘清淤由保洁委员会请挖机施工,按实际土方量结算。
资金哪里来,各方积极投入
治理后清澈的塘堰和干净的路面
按照“公共设施村(大户)出、猪场改造个体出、门前硬化农户出”的原则,破解资金投入难题,众人抬柴火焰高。一是大头村、大户出。在井头胡湾治理上,村投入集体征地补偿款37万元、胡春明等大户筹资捐赠8万元、区直包保部门建设局支持1万元,集中资金46万元清理一大六小7口塘堰、淤泥8747立方米、挖排水沟300米,建成广场2个,硬化道路97米,完成站石、树围、涵管等建设,清理陈年垃圾、砖瓦杂草30多车100吨,湾内面貌焕然一新,农户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更足了。在黑石砦湾治理上,充分利用该湾紧邻107国道和天紫湖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湾内地形起伏、林木较多的自然优势,成功挤入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试点笼子、获批项目资金200万元。目前,通过先期到账的100万项目资金和村级垫付的50万元资金,改善黑石砦湾生产生活环境,完成1块风景石、3.6公里雨污分离上下水、1670平方米绿化、各类花卉苗木种植、危房拆除、杂草垃圾清理等工程建设。二是猪圈个体管。在镇城镇办的指导监督下,4家养猪户各投入资金2万多元,对猪圈分别进行卫生清理,建造了三级沉淀池,过滤后将固粪运走,并用水泥板盖住池口,避免了猪粪直排。三是门前农户包。引导农户自己出钱配套做好门前硬化,结合“六清三改”,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各种堆积物,实行“门前三包”,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每户分配一个写有户主姓名的垃圾桶,倒逼村民养成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的良好习惯。
平时如何管,人人监督执行
美观实用、方便清运的垃圾中转池
垃圾清运是个脏活累活,过去虽然也有保洁员,但工资不高、一个月只二百多块,一般人嫌脏嫌累嫌待遇低,不愿意搞,只能安排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搭着做,效果差。由于不能长效保洁,治理成为一阵风,时间一长,又恢复原样。一是出钱保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和保洁委员会向农户动员,农村垃圾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每户应适当出点钱,并详细给农户算了个账,如井头胡湾80户,每户每年出150元(每月仅12元5毛),费用小,一年12000元保洁费,聘请一名专职保洁员,每月800元报酬,年需9600元,如果保洁效果好,年底将剩余的2400元作为保洁员奖励。工资待遇提高了,保洁员有积极性,保洁制度也能长久运行,花小钱办了大事。同时,为打消农户顾虑,钱由保洁委员会保管,确保钱收得明白,用得透明。因为交了钱,农户把日常保洁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事,自觉不随地乱丢乱倒,对别人乱丢乱倒及时制止,对保洁员提醒监督。二是专人管护。与保洁员签订正式合同,明确保洁员的职责范围,负责好组内生活垃圾收集、公共卫生保洁、卫生常识宣传、不良行为制止、垃圾中转池管理养护及垃圾及时清理转运等,工资按月发放,年底进行考评。通过定专人、定目标、定待遇、定奖惩,新聘请的保洁员干劲十足,井头胡湾路面以及道路两旁、沟渠塘堰内,基本上看不到白色垃圾。三是宣传巩固。村在井头胡湾醒目处书写“建设美丽乡村,爱护清洁家园”等宣传标语8条,制作了垃圾治理前后对比展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农户看到了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明白了垃圾乱扔的危害,自觉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的习惯。在“治好农村垃圾,还我清洁家园”的宣传专栏上,井头胡湾总结了“按组成立一个保洁委员会、按组配备一名保洁员、按组修建一个中转池、按户分配一个垃圾桶、按月开展一次监督检查”的“五个一”作法,保证了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长效化。
下一步,堰边村将从三个方面着力,继续有序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确保顺利实现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验收。在“升”字上见实效,进一步规范4户养猪场建设,拆除室外小厕所新建2个湾公共厕所;积极争取区直相关部门支持,塘边沟渠、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安装太阳能路灯以及广场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文体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在“建”字上下功夫,继续高标准建设黑石砦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立面改造、垃圾中转池、村民活动广场、公共厕所、太阳能路灯等重点工程,按井头胡湾“治理模式”,在庙脚胡、山后胡其它2个湾运用,推动试点从“盆景”变成“风景”。在“壮”字上做文章,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建设资金,加快完成与马鞍、共一、中联3个村共同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年内实现发电;抓紧关停村内1个砖厂,腾出土地引进企业,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垃圾治理提供更加坚实保障,让堰边村变得更靓更美。(责任编辑:徐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