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争一流 ——孝南区综合执法局抓作风创业绩工作纪实

这是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单位,然而这又是一个取得不凡业绩的单位:五年来,他们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3300多起,拆除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不仅为政府节约资金3亿多元,更为孝南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业绩如此突出?孝南区委书记袁华江了解他们工作情况后做出充分肯定:“区综合执法局加强作风建设,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好队伍干出好业绩,各项工作都努力争创一流!”

作风引领,建好队伍

2012年,孝南区综合执法局成立,至目前,全局共有工作人员65人,主要任务为受委托依法查处孝感城区以外全区违法建设行为。

拆迁难,拆除没有补偿的违法建筑,被称为当前天下第一难。如何完成区委、区政府的重托,不辜负孝南发展的历史责任?

区综合执法局党支部一班人敏锐地意识到,搞好控违拆违工作,必须要有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才能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支部学习日活动中,党支部要求全体干部常思量岗位来之不易,常思量自身责任重大,并开展讨论:没有违章建筑,要我们执法局干什么?没有拆违任务,设我们这个岗位干什么?拆违工作不难,大家的价值是什么?通过讨论,全局上下形成共识: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既依法执法、坚决打压乱搭乱建行为,又搞好柔情执法、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尽量避免矛盾冲突和不稳定情况发生。

区综合执法局邀请法律专家前来讲课,提高大家执法水平;邀请高炮二团教官进行军训,努力打造一支严格执法,令行禁止的队伍;与规划、国土、建设等相关单位开展业务交流,提升能力建设……

他们加强廉政建设,从班子成员做起,禁止任何人为违建户说情。坚持源头治理,在违建之初就开展阻建工作,努力将违建户损失、拆迁难度降到最低限度。他们开展责任追究,对监控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者实行责任追究……

作风过硬,难事不难

近年来,受利益驱使,孝南城乡乱搭乱建行为和“种”房子现象层出不穷,区综合执法局迎难而上,大力开展查违、控违、拆违工作。

新华街道是南城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也是违建的高发地带。2013年7月,渡口社区某居民未申报手续私自建房,动工之初,执法人员就邀请街道、社区干部一起,坚持每天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停止建设。但该户以“游击战”的方式强行建设,经20天劝说无效后,区综合执法局依法下达定期自拆通知书。然而违建人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只得依法强制拆除。拆除过程中,户主情绪激动,拿着菜刀暴力阻碍执法。但执法队员不畏威胁,采用人墙战术控制现场,收缴户主刀具,最终将违法建筑成功拆除,并无任何人员受伤。

不是每次拆迁都很顺利,虽然区综合执法局配备了钢盔、防爆盾牌、防护手套、执法记录仪等装备,但面对情绪失控的违建户,执法队员有时难免要付出血的代价。

2014年6月,卧龙乡长湖村一村民抢建房屋,在拆违过程中,违建户突然拾起石头,朝执法人员狂掷,现场将一名队员头部击伤,鲜血直流。但队员们忍住心中的委屈与心灵的伤痛,在将伤者送医就诊的同时,仍然文明执法,坚持将违章建筑拆除,没有使冲突扩大化。

有难度要拆,有危险也要拆,哪里有违章建筑,拆违行动就开展到哪里。在今年开展的元旦、春节“双节拆违”行动中,区综合执法局共组织大型行动19次,出动人员2365人次,执法车辆191台次,挖掘机9台次,集中拆违292处、9687平方米,极大地遏制了非法抢“种”苗头。

对图利益的违章建筑,区综合执法局坚持原则,决不手软。对绝对控制区以外确实有建房刚需的困难群众,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他们柔情执法,竭尽全力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016年底,毛陈镇东海社区居民彭三毛老屋崩塌,申请还原重建。毛陈镇属绝对控制区以外的重点控制区,手续办理需要一定时间,彭三毛在手续批复下达前自行重建,被巡查队员发现并依法进行停工处理。后据了解,彭老先生属特困户,儿子车祸去世,老伴多病,确实无处安身。区综合执法局多方奔走,积极协调,最终解决了手续问题,让老人尽快地建起了新房。

作风一流,事事一流

良好的作风,带来了良好效果,区综合执法局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本职任务,对区委、区政府布署的中心工作,他们都竭尽全力,不遗余力。

精准扶贫是全国的一件大事,也是孝南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区委安排,区综合执法局驻点帮扶陡岗镇万安村,局长张楚群任扶贫工作队组长、驻村“第一书记”。

万安村有1600多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传统的棉花、水稻、油菜等小规模家庭种植和外出务工,村集体没有主导产业,是典型的集体、个人双贫困村。

在扶贫工作队的“牵线说媒”下,新华街道沙沟社区“联姻”万安村,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达成300亩蔬菜大棚种植合作计划,2016年底建成70亩,当年村级集体创收5万元,带动60多人在基地打工。去年,万安村被评为“湖北省经济发展进步村”、“湖北省革命老区贫困村精准扶贫示范村”。

万安村的脱贫,得到新华社、湖北日报社等中省主流媒体的认可,被作为富村带穷村脱贫的“万安路径”典型经验,向全国、全省推介。

计划落户毛陈镇东风小镇工业园的武汉雅都纸品项目,由于相关问题没有解决到位,筹建3年多来迟迟不能开工。今年,区综合执法局接手包保这个项目后,主动与业主联系,实地现场查探17次。协助制定推进方案后,主持召集协调会议3次,到上级部门帮忙跑手续3次,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问题终于得到解决。3月18日,项目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就可建成投产。

防汛救灾、党建等中心工作,区综合执法局都力求尽善尽美。近年来,他们先后获得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达标、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区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区文明单位、孝感市“抗洪救灾个人二等功”、优秀“第一书记”等多项荣誉。(责任编辑:徐琛)

(作者:吴雅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