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果卖花到卖“乡恋”—— 杨店,一株桃树的身价沉浮

18日,刘务级在观测早红桃长势情况

    “特早熟红肉油桃品系,大家认为市场前景如何?”“口感和花青素是必须关注的,还有耐贮性……”

    18日,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孝感早鲜红产业”微信群嘀嘀声不断。对新品种的判断和开发,种桃大户们七嘴八舌议论着。

    放下手机,将军贡果合作社理事长刘务极将今年第二批成熟的早红毛桃,送上了运往北方的货车。

    同一天,即将开园的卓尔小镇·桃花驿亲子生态园项目现场,茂盛的采摘园、古朴的木屋群静待游客。已流转自家30亩桃林的东方一村村民胡荣花,正在特色小镇打工。

    杨店,人们世世代代爱桃、种桃,喜也因桃,忧也因桃。

反思:消费者口味刁了,供给不能固步自封

从遭遇重挫到迎头直追

    上世纪80年代起,杨店早蜜桃以其上市早一直俏销全国。1992年,杨店被列为全国四大优质早蜜桃基地之一。“那时,种一季桃,收入是种稻谷的10多倍。”孝感市向上果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易俊洲回忆。

    长达20多年的黄金时期,杨店家家种桃,早蜜桃基地达2万余亩,年产值逾4000万元。在很多人月工资仅百来元时,5000余户桃农的年均收入8000元以上。

    进入新世纪后,杨店一批传统的早蜜桃品种逐渐被市场打入冷宫。

    如曾经红极一时、种植面积最广的白桃品种“砂子早生”,“头天摘下来桃子还是硬的,过两天如果没卖掉,皮就软了,汁水直滴。”由于贮运期短,杨店的水蜜桃越来越难卖。即使降到每斤8角到1块钱,仍有大量桃子烂在地里。

    价贱伤农,很多人砍掉桃树,外出打工。向上果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从400多户,减到260多户。“市场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不更新品种、不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我们没有出路。”易俊洲从2011年开始,引进推广大红袍、紫红桃、黄桃、蟠桃、黑桃等新品种,种成功的,就带着社员们一起种。渐渐地,他试探出了市场的胃口。“颜色鲜艳、甜度高、耐储存的,在市场上就是吃香,价值也成倍增长。”他说,消费者尤其喜欢果肉有颜色的品种,直观地就认为它“有营养”。

    社员李长新跟着易俊洲种了40亩新品种“共益紫红”,市场价每斤5元,每年利润10万元以上。“每年外来采摘的游客也不少。”“今年我们开始试种新品种‘映霜红’。它的挂果期可到10月上旬,我们很看好这个品种。”易俊洲说。

探路:让产地与消费者“无缝对接”

优势互补闯市场,线下线上一起卖

    换了思路、更新品种,杨店的桃子又俏了。2014年,“杨店水蜜桃”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政府和桃农乘势而上,抓住杨店水蜜桃“早熟”这一鲜明特性,申报注册了“孝感早蜜桃”商标并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批,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刘务极,将军贡果合作社理事长,杨店有名的种桃能手。几年前,他曾以9000元一株的高价,购进了一批蟠桃树苗。进入挂果期后,在其他人还在为8角钱一斤的白桃犯愁时,刘务极的蟠桃就卖到了8元至10元一斤,且供不应求。

    2014年,刘务极又出新招。他找到鸿丰早蜜桃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想清和新征农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冬明,实行抱团发展。刘务极负责农技推广,卖桃高手周想清负责销售,年轻有想法的刘冬明负责宣传和网络销售。

    经过多次市场调查,刘务极引进了春蜜、春美、锦绣黄桃、映霜红、黄金蟠等20余个优良品种,还自主培育出红肉油桃、红肉蟠桃等新品种,既批发,又拓展采摘业务,还卖到了网上。“5斤装精品桃礼盒,在网上卖98元。”这两年,他们开始线上卖桃,在电商平台开拓市场,仅去年就在网上售桃近5万公斤。

    三家合作社共500户桃农,种植面积近6000亩,种桃收入从每亩不足2000元提高到5000多元。

前景:从绯红十里到乡恋经济

欲将四季“桃价值”吃干榨尽

    最让刘务极他们欣喜的是,这两年,他们基地所在的回春村通了水泥路。“卓尔来后,每到采摘季,桃子直接用货车拖走,周边的游客也能自驾到采摘园摘桃。”

    2013年,卓尔控股在杨店建设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卓尔小镇·桃花驿项目。2015年,总长9.8公里的卓尔循环观光旅游公路建成。

    有了这条旅游公路以及与此相连的杨三公路,桃子更好卖,花也更俏。作为省旅游协会评选出的“十佳旅游赏花线路”,杨店在每年桃花节期间,吸引近20万游客前来赏花、踏春。

    每年春天,连绵数十里桃花像一望无垠的绯云,引来游人如织。除了赏花,游客还能买土特产、观民俗表演等。杨店镇党委副书记刘应勇介绍,每年镇上有3000余户小商贩在桃园沿路摆摊设点,共享“桃花经济”。

    每年赏花季、采摘季过后,杨店靠什么再吸引人来?

    “我们希望杨店不仅仅是一个看花、吃果的地方,更能包容田园、村居、文创、农业等元素,让城里人随时能开车过来寻觅乡愁,体验田园生活的闲适与惬意。”卓尔小镇·桃花驿项目负责人李子琦介绍。

    记者从卓尔文旅集团了解到,这一项目将依托杨店的桃园、古驿、孝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建成集精品农业、文化创意、亲子教育、康体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为一体的国家级特色小镇。其中,项目一期卓尔亲子生态园已基本建成,即将对外开放。

    几年间,10余家生态农业企业闻香而动,在杨店流转闲散土地2.7万亩,让苗木繁育、生态旅游、文化创意、投资创业等业态在十里桃林中插翅飞奔。他们通过深度挖掘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将“桃价值”真正“吃干榨尽”,为杨店打造“独一份”的浓郁桃乡文化和乡恋经济。

(作者:史勇军 梁晓莹 宋效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