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建斌,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人。他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早早就走出家门,打工谋生;学到手艺后,在三汊集镇上开了一家建材店;但他始终心系乡亲,决定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开办农家乐。然而,今年的大暴雨让他的农家乐成了一片汪洋。
昨日,笔者见到王建斌时,他脸上流露出乐观的笑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难以想象他在这次洪灾中遭受的巨大损失。
17岁时,王建斌就背起行囊,远走家乡,跟师傅学木匠手艺,学装修。学艺的路上,他吃了很多苦,有时手都被磨出血泡了,他仍然坚持不放弃,不学好手艺不罢休的意念让他的木匠手艺蒸蒸日上。经过几年的摸爬打滚后,他决定自己做生意,然而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他屡遭失败,在最艰难的时光里,他回到家乡三汊,找到了适合的生意门路,开起一家建材店。
然而,王建斌是个极富梦想的人,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梦想。经过几番思考,他凭着对农村土地的热爱,凭着执着的信念,对说干就干起来了。
2014年10月,他回到从小长大的一心一村,流转荒置土地500亩,种植太空莲350多亩,养殖鱼、龙虾、螃蟹100多亩,种水稻50多亩,种植大朴树、大银杏树等经济苗木5000余棵。2015年10月,王建斌成立了湖北省博川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准备打造垂钓、休闲、绿色农产品、观光一体的农家乐。公司每年带动家乡100余人就业,劳力支出50余万元。
然而,今年的大暴雨让王建斌的整个农庄成了一片泽国。截至昨日,还泡在水中,直接损失达到330多万元。
但自从洪水来了后,他主动请缨加入到村里抗洪抢险中。7月1日,遭受强降雨袭击,三汊镇境内的三汊河、邹陈内垸水位暴涨,王建斌调来潜水泵抽排一心一村积水。7月3日,邹陈内垸告急,王建斌主动来到邹陈垸防汛堤段,用自家的小船帮忙送木桩、编织袋、送饭,每天来来回回无数趟。
“当出现管涌险情时,急需木桩,王建斌就把据木桩的活揽到自己身上。多亏了他当时锯的速度快,才第一时间堵住了管涌。”三汊镇埠镇总支书记余芳说道。
7月22日,王建斌主动和村干部一起帮忙转移村民财产和人员,帮助村里10多户留守老人和儿童投靠亲友,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才转移完灾民。
洪水来了后,王建斌每天都会去村委会安置点做些义务劳动,为他们送些生活所需品,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疏导他们的情绪。连日来,他每天帮忙村民清理垃圾,抽排积水,疏通渠道,烈日下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能做点小事就多做点,希望就大点。”这是王建斌对笔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洪水无情,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开展自救,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才是乐观的生活态度嘛。”王建斌对灾后重建充满了信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