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汊镇中心小学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 心有爱 身有护 学有教 难有帮

清明节过后,家长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三汊镇中心小学实施留守儿童 “关爱+”模式,让留守儿童““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份。”

签订“包保责任书”,结对帮扶“全覆盖”

开学初,该校该校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分别与各班留守学生签订包保责任目标书,并建立帮扶工作记录簿,学生的生日档案,帮扶成长记录簿,做到结对帮扶“全覆盖”。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月至少找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每月至少与其监护人交谈一次,每学期至少与其班主任沟通一次,同时该校还组织给特困留守儿童捐款,提供免费早中餐,为他们指定包教辅导科任教师,以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开设“亲情会话室”,真情互动“零距离”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扶困解难,该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通过思想上的开导、心理上的慰藉、情感上的沟通,及时化解学生心结;为了让他们与父母“久别重逢”,还开通了“免费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视频,“见到”远在异乡的父母,与外出父母畅叙亲情,“零距离”交流沟通,以解思念之情,有效促进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组织“校外一日游”,学习生活“两不误”

春天来了,出游正当时。3月20日,该校政教处组织36名留守儿童乘坐校车来到杨店桃花园里,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学生看美丽桃花,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气息。捡拾游人留下的垃圾,共同维护桃园环境。挖野韭菜,做游戏,寻找生活的乐趣。

设立“儿童管理员”,开展活动“常保持”

在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领导组的领导下,该校安排了2名热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作为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负责留守儿童的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安全监护。该校开展的具体活动有:家访、篮球指导、歌咏比赛、书法、社会实践、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学乐器等活动。

构建“教育新网络”,关爱合力“多渠道”

该校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了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利用家长会、座谈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加强与价值或委托监护人的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平时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了定期联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学习,自爱自强。学校积极与镇、社区联系,争取支持,努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合力。(责任编辑:徐琛)

(作者:陈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